唐诗二首 期末复习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二首 期末复习练习

24 唐诗二首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塘坳(ào) 大庇(bì) 突兀(w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高者挂罥长林梢   罥:挂结 长:高 (2)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狠心 能:如此、这样 (3)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顷:一会儿 (4)秋天漠漠向昏黑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接近 (5)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由:怎能、如何 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庇:遮盖,覆盖  寒士:贫寒的士人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突兀:高耸的样子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俄顷/风定/云墨色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C.八月秋高/风怒号 D.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B项“突兀”不能断开读,朗读停顿应划为: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诗史”。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体裁)的古诗。诗中的“茅屋”指的是成都近郊的草堂。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表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5.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且富有浓烈的情感——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6.诗歌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有什么作用? 直抒胸臆,情感由前三段的记叙一家之苦升华到最后的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7.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参照示例进行描绘。 示例: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示例一】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示例二】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示例三】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示例四】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8.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解析:A项“倚杖”与“老无力”相照应。) 03  拓展阅读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9.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山间静夜图;后两句描绘了溪流湍急的清晨雨后图。 10.同样是写雨,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本诗未直接写山雨,而是先以山间静谧的晴夜为烘托和铺垫,似无山雨,第三句再以溪水急流的侧面描写表现雨势之大,结句点出“他山有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雨之迅疾和猛烈。 (二)卖炭翁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伐薪(xīn) 两鬓(bìn) 辗冰辙(niǎn)( zhé) 口称敕(chì) 一丈绫(líng) 回车叱牛(ch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木柴 (2)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灰白 (3)卖炭得钱何所营 营:谋求、需求 (4)翩翩两骑来是谁 翩翩:轻快的样子 (5)手把文书口称敕 敕:指皇帝的命令 (6)回车叱牛牵向北 回:调转  叱:吆喝 (7)宫使驱将惜不得 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8)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挂  直:同“值”,价钱 3.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与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