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中医史常识王尔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思邈生于公元 581 年(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地处黄土高原,周围山峦层层,沟壑交错。这里没有自然水源,村民们挖地成窖,储雨水以食用。 孙思邈所处的时代,有良好的习医环境。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之前,战争频频,灾荒连连,土地荒芜。人民生活困苦、健康受损、疾病横生。统一以后,社会安定,人心稳定,生产发展,文化进步。在医药方面,为了消除和抵御疾病,国家设立了太医署、尚药局、医博士和助教,进行教学和研究,管理医药。故那时的医药专著也很多,名医名著都能得到很好的传播。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 世称《唐本草》 高宗下令组织了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孔志约等22人与苏敬同编新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从唐显庆二年开始编写到唐显庆四年正月使其成书共历时两年。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正文、药图和图经。 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等。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类。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的补牙用的填充剂,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唐显庆2-4年)是苏敬等所编著。世称《唐本草》。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等。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类。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的补牙用的填充剂,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元四大家简介 1、刘完素(火热说) :发展了《内经》病机和运气学说,提出“火热论”,治疗主张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 2、张从正(攻邪说) :提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主张以祛邪为主,反对滥用补药,被后世称为“攻下派”。 3、李东垣(脾胃说) :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主张补脾胃为主,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或“脾胃派”。 4、朱丹溪(养阴说) :结合江南地土特点,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主张滋阴为主,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一﹑ 生平及著作简介 刘完素(约1110年~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故人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在理法上,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为“寒凉派”。 刘完素一生著述较多,后人多把他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2、主要著作 《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3、时代背景 (1)战争因素 公元1127年—1279年北宋被金人所灭,宋高祖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形成北金南宋局面,直至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张从正,字子和,自号戴人。约生活于公元1156~1228年(金贞元四年~正大五年),睢州考城(即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因居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较久,故有称其为宛丘者。春秋战国时,睢州属于戴国,因此张氏自号戴人。 在临床上他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而对中医学中祛邪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金史·本传》对他评价甚高,称其“精于医,贯穿《素》《难》之学,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二、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1.时代背景:中原战乱、局方流弊、温补滥投。 恶寒喜暖取补 “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 一、生平和著作 朱丹溪,字彦修。元代婺(wù)州人。后改金华府 《局方发挥》批判《局方》滥用辛温时弊。 《格致余论》,为朱氏医学论文集,包括“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 时代背景:《局方》滥用辛香燥烈。 滋阴派名家朱震亨 字彦修,浙江义乌人,家居丹溪之旁,世人尊称之为丹溪翁,(1281-1358年) 丹溪学派----以养阴为主,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朱丹溪。 丹溪学派学术思想远绍《内经》,近宗刘河间火热论,旁参张从正、李杲,兼采众家之长,在理论和治疗上更趋完备。 理论上倡“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主张滋阴降火贯彻人生生长壮老已全过程。杂病治疗善治气血痰郁,“杂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