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R经理的必修课之: 企业劳动争议纠纷处理技巧--仲裁、诉讼 主讲:高瞻 律师 天津嘉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2012年12月 主讲人高瞻律师简介 从事律师职业十四年 主要专业领域: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 长期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熟悉企业管理流程 处理公司诉讼、非诉类法律事务 研究处理劳动人事法律十年 劳动关系中不和谐音符-劳动争议 为什么会出现劳动争议? 不诚信(双方、单方); 误解(对法律规定、对对方的意思表示等) 管理行为缺失(无管理、放任、轻视) 操作失误(决策、衔接等) 意外事件(工伤、工亡、企业“死亡”) 劳动争议的后果 处理得好:和谐发展,增强凝聚力。 处理不好:打击士气,经济损失,法律责任。 企业防范劳动争议风险的“座右铭”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未雨绸缪”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方式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前两种是自愿型,后两种是强制型 仲裁、诉讼有严格的程序,对程序的错误理解和应用会导致败诉。 处理劳动争议技巧之--“逆向思维” 公司遇到官司了!怎么办? 接到应诉通知后的处理 首先要分析清楚的事项: 1、哪家机构?(仲裁委、法院) 2、谁诉的?(离职员工OR在职员工) 3、诉求是什么?(金钱给付类、行为类) 4、答辩、举证时限如何? 其次要明确的事项: 1、锁定员工所属部门、主管。 2、公司确定应诉“小组”:HR、部门、法务、律师。 3、建立联合行动机制。 为什么要先搞清是哪家机构? 涉及管辖权问题 无管辖权机构做出的法律裁判是违法的 对管辖权有异议可以提出异议申请 运用管辖规定节省人力物力 劳动仲裁机构的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管辖地: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优先管辖地。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的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法院。 分析诉请 金钱给付类 工资、加班费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 福利(货币型) 退还某些款项(押金、基金等) 行为类 违法解除恢复劳动关系 开具解除相关证明、办理转移手续 要求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分析诉请的目的 确定应诉方向 确定企业方的虚实点 确定是否提起反诉 确定举证方向 是否委托律师? 律师可以帮助企业从事实、程序、证据、经验等多个方面应对案件,有效降低法律风险。 律师作为代理人是“准第三方”,更能客观、准确做出判断。 律师能有效总结案件情况,对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 由企业自主决定。 初步调查事实 何时入司?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工资、福利标准 在职员工:拖欠报酬、合同签订 离职员工:解除原因、离职手续、是否补偿 违纪:调查过程、结论、证据 企业相关制度、规定,文本。 建立案件专门文档 主要资料(证据)收集 劳动合同文本 用人单位管理制度规定(工作、待遇、纪律) 入司手续文件 离司手续文件 工作(加班)记录、变更记录等。 法律关于证据的规定 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劳动争议常用的证据形式: 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 特点:绝大部分为书证。 要求:原件,原始证据,直接证据 举证责任 一般:谁主张谁举证 特殊: 劳动争议案件,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调解仲裁法) 可以申请相关机构调查取证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一) 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具有约束效力的条件 1、要看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合法。 2、要看规章制度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3、要看规章制度是否已经向员工公示和告知。 用人单位在制定和公示劳动规章制度时常见的问题 1、未经平等协商程序确定。 2、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未履行公示和告知程序。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二) 劳动规章制度违法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法律风险 1、在仲裁或诉讼中不能作为审案依据。 2、要承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3、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规章制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