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小组设计方案展示.doc

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小组设计方案展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4:第一届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小组设计方案展示 序号 作品 作者 获奖情况 创新点 教学重难点 1 五彩喷泉 陈贝贝 徐秀 傅冠群 一等奖 诠释了全反射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可重复使用,没有场地的限制。 光的全反射 2 小火车转弯演示仪 邱弘捷 刘盛盈 郑正君 一等奖 直观地演示小车翻车现象;兴趣性强;取材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强。 向心力 3 水滴中的世界 王格 林珠 沈怡超 一等奖 巧用激光笔;污水利用;趣味性强。 衍射现象 4 简谐运动 沈佳源 楼凯欣 一等奖 更直观得了解简谐运动原理。 简谐运动 自制五彩喷泉教具设计方案 编号:03-1 一、问题提出 什么东西能够影响光的传播?什么东西能改变光路?在某些情况下,光是否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因此,若将一束光射向水中,是否会发生光沿水流传播的现象? 知识奠基: 光由光密媒介进入光疏媒介时,要离开法线折射。当 入射角θ增加到某种情形时,折射线延表面进行,即折射角为90°,该入射角θc称为 临界角。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反回光密媒质,此现象称为全反射。当光线由光疏媒介射到光密媒介时,因为光线靠近法线而折射,故这时不会发生全反射。 当光射向水中的时候,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光在水中发生全反射,因此,从视觉看来就像是光沿着水流的方向传播。 二、方案设计 1.制作原理 当光射向水中的时候,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光在水中发生全反射,因此,从视觉看来就像是光沿着水流的方向传播。 2.制作材料 玻璃水槽、激光笔、铝合金固定架、电泵一个、食盐。 3.制作方法 请玻璃店的师傅打造一个30cm×20cm×30cm的玻璃水槽,水槽分为两层,下层高为10cm。水槽边有排水口和插电泵的接口。水槽中层的玻璃片上有四个带小段玻璃管的孔,每个圆管有一个倾斜面,使水可以呈抛物线向四个方向喷出(图中没画出斜面),中间有一个大的圆孔。如图所示。 10cm30cm接电泵的接口 10cm 30cm 接电泵的接口 排水口 标记点 激光射入点 30 cm 20cm 4.使用方法 1)在水槽中灌一半浓盐水(即不没过中层的玻璃板)。 2)对准中层的四个孔射出4道激光,同时用电泵将水压出五个孔,形成美丽的喷泉,边上有短管的孔光会沿水传播,中间的水柱无颜色。 3)关闭电泵,让水自然流回下层 4)调节激光的角度,使其恰好以较大的角度从标记点射向圆孔中心,则学生可看到水中发生一次全反射的现象,即解释了喷泉中光沿水传播的原理。 三、创新点 1.以往的全反射现象都是通过角度的方式表现,而我们的设计可使学生看到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没有场地的限制。 3.将全反射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制作出美丽的景象,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学知识。 参考文献: 中国专利文献(ZL 2004 2 0039627.X) 组长:陈贝贝639352 组员:徐秀 傅冠群 小火车转弯演示仪 教具设计方案 编号:11 一、问题的提出 1.在高中教学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六节的“匀速圆周运动实例分析”中的小车转弯问题。 2. 因无演示教具,教师讲解比较困难,而学生仅凭向心力理论去死板地理解和想象,也不易完全掌握。 3.现有教具不够直观、演示难、成本高、现象不明显 二、方案的设计 制作方法: 1.硬纸板加工成展示板。 2.用工业用纸将硬纸板包装起。 3.在板上安装好铁轨及使轨道抬高的底座螺帽。 4.在轨道转弯处用木棍安装好光电门传感器。 5.整合仪器并测试相关性能。 演示方法: 1.速度对小车向心力的大小(即是否翻车)的影响 2.质量对小车向心力的大小(即是否翻车)的影响 3.内外轨高度对小车向心力的大小(即是否翻车)的影响 三、创新点 1.直观地演示小车翻车现象。 2.紧密结合教材,突破教学重难点。 3.外观简洁大方,美观性强。 4.寓教于乐,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5.取材简单,成本低廉。 6.安全性强。 7.运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 邱弘捷 614761 刘盛盈 郑正君 水滴中的世界设计方案 编号:47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光的衍射”一节的处理是基于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两个实验,而且以此说明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和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所需仪器、操作过程、现象明显程度等原因,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往往不进行具体的实验演示。而是通过课件里的图片进行说明讲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