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概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文 一、明前期诗文 1.宋濂、刘基、高启 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们都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动乱,作品较有现实内容。 2.台阁体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在文坛上占主导地位 。 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和翰林院,又称“馆阁”。 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台阁体诗文内容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之作,题材上常是歌功颂德,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正典丽。 3.茶陵派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 他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这些主张对以后的前后七子有明显的影响。 茶陵派的主要成员,除李东阳外,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 二、明代中期诗文 1.前七子 弘治、正德年间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李梦阳(1472~1529),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 在文学上,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 他们的复古过多地重视古人的法度格调,而不能学习到古人的精神,一味以模拟剽窃为能,所以他们的成就也不大。 2.后七子 嘉靖中期以后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江苏太仓人。 他们的复古主张基本承接了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与前七子相比,他们对于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二、明代中期诗文 3.唐宋派 嘉靖年间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他们将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因此被称为“唐宋派”。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人称震川先生,江苏昆山人。 他把生活琐事引入到“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与生活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写出了一些十分清新的作品,其名作如《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 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从而有“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 三、晚明诗文 1.李贽 (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在文学上,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在于字句、结构等形式上的追求,而是出自作家的“童心”,即真心,都是作家自然而然、不得不然创作出来的。因此,“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基于对文学的理解,他打破传统的偏见,大力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通俗文学。 和他的文学观念一致,李贽的文学作品也大多论点鲜明,立意奇特,对于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三、晚明诗文 2.公安派(公安三袁) 三袁即袁宗道(字伯修,1560~1600)、袁宏道(字中郎,1568~1610)、袁中道(字小修,1570~1630)兄弟三人。其中以袁宏道最为著名。 公安派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因此不存在古今贵贱问题,也反对模拟古人。 袁宏道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即强调真实表现作者的个性个的思想情感,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和粉饰蹈袭。 3.竟陵派 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 。 他们看到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流于浅俗轻率,因此他们虽然重视“真诗”、重视“性灵”,但他们更重视向古人学习,钟、谭二人合作编选《诗归》,即是要“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境界。 三、晚明诗文 4.晚明小品文 所谓小品文,一般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 小品文的兴起,标志着晚明时期人们的欣赏趣味从庄严古板的高文大册转向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 晚明小品文的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 其代表性的作者有公安三袁、张岱、王思任、祁彪佳等。 5.明末文社 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发起组织了“复社”;与此同时,松江陈子龙等人也创建了“几社”,与复社相呼应。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夏完淳的《别云间》、《狱中上母书》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二节 明代小说 一、《三国志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 1.成书情况 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约1315~1385),在民间传说和创作的基础上,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等史料,结合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后经清人毛宗岗的修改加工,封建思想虽然有所增加,但全书更加精炼紧凑,这就是后来最为流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2.内容与倾向 《三国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间的社会生活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