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漫谈中秋》主题班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到中秋人尽望 ——高一五班主题班会 月到中秋人尽望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月到中秋人尽望 涵义? 中秋节简介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玉兔捣药 吴刚伐桂 玄宗漫游月宫 月饼与反元起义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苏轼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辛弃疾)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 晏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 张九龄)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杜甫)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 文人赏月 民间拜月 宫廷宴俗 吃月饼 玩花灯 舞火龙 传承民族文化 “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守住我们的传统文化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似乎在中韩间蹭出不少火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民间的中韩文化之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对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遥望明月共此时 月亮代表我的心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独上西楼 月满西楼 城里的月光 月亮之上 彩云追月 十五的月亮 明月千里寄相思 To the Moon back Moon River Moonlight Shadow Under a violet moon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Can’t Fight The Moonlight 祝各位同学、老师 中秋快乐, 合家团聚!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