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历节病篇 本篇论述中风与历节病的辨证论治。 由于这两种病都属于广义风病的范畴,故合为一篇讨论。 中风——是以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正气亏虚,偶受外邪诱发致病。 历节——是以疼痛遍历关节,痛势剧烈,日久可致骨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除正气亏虚为发病条件外,尚与感受风邪有较密切关系。 一、中风 成因与辨证 脉证与鉴别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2) [提要] 本条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和脉证 病因:正气不足,又外感风寒 病机:病邪痹阻经络 症状:邪气痹阻络脉则见肌肤不仁;邪气痹阻经脉则见肢体沉重,半身不遂;邪气内陷于腑则见昏迷不省人事;邪气内陷于脏,又增语言不利,口吐涎水等症。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1) [提要] 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及中风与痹症的鉴别。 病因:气血不足,外感风邪 脉证:半身不遂,脉微而数 中风与痹证的鉴别:中风为半身不遂,痹证为但臂不遂(某一侧肢臂不遂) 二、历节 病因、病机 证治 [原文]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4) [提要] 本条论述的历节病机 病机:肝肾不足,寒湿内侵,痹阻关节 [原文]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6) [提要] 本条论述历节的病机 病机:阴血不足,外感风邪,痹阻关节 [原文]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7) [提要] 本条论述历节的病机 病机:阳虚湿盛,外感风邪,痹阻关节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8) [提要] 本条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病机:风湿痹阻关节,日久化热伤阴 症状:遍历关节疼痛、足部肿大、身体消瘦、头眩、短气、恶心呕吐 治则:祛风除湿,滋阴清热 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原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0) [提要] 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病机:寒湿痹阻关节,经脉气血不畅 症状:关节剧烈疼痛,不能屈伸 治则:温经祛寒,除湿止痛 方剂: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与乌头汤证鉴别 中风历节病小结 复习思考题 ⒈何谓中风?其病因病机及主症是什么? ⒉中风在络在经、入腑入脏有何不同表现?四者有何内在联系? ⒊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同治历节,二者有何异同?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