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201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老师: 2013年6月 前言 土壤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多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这些因素都对土壤的发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它们的不同组合.对土壤的综合作用不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分布的地理规律的学科。土壤发生学与分类学是土壤地理学的基础。气候、生物、母质、地形等土壤形成因素都在不同的方面.通过时间的历程对土壤的形成发生作用.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对土壤发生和土壤性质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其有利因素.避开或控制不利因素.使土壤的生产潜力得到合理开发。 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式指土壤随地势的高度的升高或降低.相应于生物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规律.即土壤类型随海拔的高低自基带向上或向下依次更替的现象。土壤垂直性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的高低.海拔越高.气温相对降低.水分蒸发量减少.且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因而引起湿度的增加.温度、湿度的变化能够引起自然植被变化.从而在不同高度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出现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现象。 我们通过对泥巴山、名山、金凤寺一带土壤的垂直分布的实习考察.进一步理解了各个成土因素.尤其是地形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并且认识到土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深化对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了解泥巴山的地带性土壤分布规律及土壤性质.以及名山的自然土壤的特点和改良措施。 一 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 荥经到汉源九襄一线(泥巴山).观察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并结合植被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各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认识土壤本质。名山一线主要是了解名山区域内土壤的分布情况及其理化性质.以及了解名山土壤农业利用情况和改良技术。通过野外实习.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观察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加深对土壤分类及利用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夯实课堂知识。为农业生产问题和生态问题提供一定的知道意见.促进合理考法土壤资源的实施.保证土壤自愿的可持续利用。 2 实习时间:2013年5月30日和2013年5月31日 3 实习工具:土铲、 土钻、速测箱(包含混合指示剂、邻菲罗啉指示剂、稀盐酸、比色卡、陶瓷板、小刀、坡度计等) 4 指导老师:李冰、袁大刚、胡超老师 二 实习项目 1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方法; 2 结合实地学习并思考土壤与成土环境的关系及成土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3 从实地观察中理解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分异.以及水热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4 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法。 三 实习路线 1 泥巴山:龙山沟(黄壤)→土山岗(黄壤)→建黎乡牛市坡(白浆化棕壤)→汉源双溪乡(红壤) 2 金凤寺:寺庙后山(酸性紫色土)→寺庙前山(黄壤)→寺庙侧坡(石灰性紫色土) 3 名山 四 实习内容 (一)泥巴山 泥巴山地处雅安市荥经县和汉源县的交界处.位于大相岭中段.是山原与盆地过渡地带.构造和山体呈北西走向.略呈“S”型.为大渡河与青衣江的分水岭.也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海拔3000m左右。 北坡: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影响.植被茂盛.沟谷切割强烈.多深切峡岩(如李家岩、代石厂).岩石风化以化学、生物风化为主; 南坡:气候干燥.干湿季节明显.植被覆盖较差.物质坡面移动强烈。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常有发生.坡面发育数级洪积台地.反映新构造运动明显。土壤夹砾石多.常见埋藏土壤。 图1 泥巴上地理位置示意图 具体的实地考察情况如下: 1.1 龙山沟(泥巴山北坡)——黄壤 地理位置:E102°48′48″、N29°41′14″.海拔:890m 地形:山体下部.坡度51°.坡向为南偏西6° 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三迭系须家河组砂岩风化物居多.部分第四纪红色粘土 成土过程:主要脱硅富铝化、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弱粘粒淋溶淀积、土壤黄化过程 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000mm~2000mm.季节性较弱 原生植被:常绿阔叶林 主要植被:乔木层(樟科、壳斗科、灰木科、山茶科);灌木层(鹅掌柴、领春木);草本 层(百合、天麻、八仙花、凤仙花、蜀菊草、蒲儿根);地被(蕨类)层外层(兰草) 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黄壤.坡面构型为A-C。黄壤多形成于温度较高.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80%以上)的低山.丘陵和高原区.气候多表现为云雾多、日照少、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季不明显。由于水热条件都较为优越.土壤风化程度较深.其淋溶作用强.盐基饱和度低.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土体较厚.质地多为中壤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