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学校新风系统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刘 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齐明空 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张延亮 北京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藤聪 陈传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针对国际学校管理方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室内空气品质的关注以及室内CO 浓度
2
普遍超标和近年雾霾天气多发的现状,首先对学校教室和办公室内 CO2 浓度进行诊断测试,
并以室内CO 和PM 浓度控制为目标,探讨现有空调新风系统改造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国
2 2.5
内外相关规范和拟改造地区多年历史气象数据确定人均新风量、室外PM2.计算浓度具体数值,
最后结合苏州校区空调系统现状和学校改造要求提出改造建议,为后续其他校区改造提供参
考。
关键词:人均新风量;室外PM2. 设计浓度;新风系统;国际学校
0 引言
教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CO 反映室内污染物的影响,其
2
浓度通常作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近年雾霾天气多发,PM2.5 浓度问题又引起人们
广泛关注。某国际学校教育集团在国内多个城市设有校区,校方和学生家长对室内空气品质
非常重视,部分校区也进行了新风系统改造,但实际效果不令人满意,故学校委托笔者团队
对全国校区的新风系统进行诊断测试,并率先以苏州校区空调系统为例,对现有空调新风系
统提出改造咨询建议,以切实改善和提升室内空气品质,为后续其他校区改造提供经验。
1 诊断测试结果
苏州校区教学楼内空调系统为分体空调,后增设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人均设计新风量
为30 m3/h 。该教学楼的CO 测试结果如图1 所示。
2
20.0
)
% 15.0
(
例 10.0
比
段 5.0
分 0.0
度
浓
2
O
C
CO 浓度(ppm)
2
图1 室内CO 浓度测试结果 图2 新风换气机软质风管过长
2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CO 浓度为1000ppm。从测试结果可
2
以看出,教室及办公室内CO2 浓度最低值位于700-800ppm 之间,最高值位于1400-1500ppm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2016YFC0700700 )
第一作者简介: 刘 辉(1975.2-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Email :liuhuienergy@
之间,只有32.4%的教室和办公室室内CO 浓度达到标准要求。
2
为进一步分析室内 CO2 的测试结果,又对教室内安装的新风换气机实际新风量进行了
3 3
测试。实测6 台机组,平均新风量为423 m /h ,低于770 m /h 的铭牌风量。新风换气机安装
在室内吊顶内,管道为软质风管,安装长度远超规范允许值,造成系统阻力较大,从而导致
送风量低于设计值。
2 新风量标准
[1] [2]
黄衍 等对中学教室新风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余晓平 等则分析了室内外空气CO2
浓度对最小新风量标准的影响。国内现行规范中教室人均设计新风量取值如表1 所示。
表1 现行规范的人均新风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