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皮下多次注射异种血清或类毒素等可溶 性抗原后,过一段时间再注射同样物质而引起。多见于既往应用抗血清治疗、接种菌体菌苗如伤寒、霍乱菌苗等偶有发生。 过敏反应的治疗 原则 ? 停用可疑疫苗及与其结构相似的疫苗(药 物); ? 鼓励多喝水或输液,促进体内致敏物质的排 出; ? 应用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 支持疗法。 过敏反应的治疗 抗组织胺类药物: 可使用与组织胺竞争效应器官上的受体和某些 酶原物质的药物,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主要使用 1、 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朴尔敏等 2、 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哌、雷尼地丁等 3、常选用1~2种 过敏反应的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氢考或地塞米松 口服强的松 过敏反应的治疗 有休克者成人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5~1.0ml,儿童每次0.01~0.03ml/kg。如体重不明: 2岁以下 0.0625ml 2-5岁 0.125ml 6-11岁 0.25ml 11岁以上 0.5ml 过敏反应的治疗 维生素类 服用维生素C、K,路丁和钙剂可降低血 管通透性和增加血管的致密度。 过敏反应的治疗 局部疗法 根据皮疹性质选用: ▲ 小面积糜烂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后涂氧化锌油 ▲ 红斑丘疹、水肿者(急性期无糜烂渗液时)用炉 甘石洗剂与皮质类固醇类霜交替使用。 ▲ 亚急性期有糜烂结痂而渗液少时,可用氧化锌糊 剂或40%的氧化锌油外用。 过敏反应的治疗 ▲ 慢性期皮肤干燥、局部浸润肥厚、苔藓样 变,选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去炎 松、适确得等。面部不宜长期应用激素类 药。 ▲ 若有水疱、糜烂渗液、分泌物多者,可用 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连续性开放式 湿敷。 ▲ 有感染者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搽1% 甲紫液。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晕针 晕针:受种者在接种时,由于过度精神紧张,而造成暂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 由于情绪紧张、恐惧心理造成;受种者在接种时适逢空腹、疲劳,注射地点气温高,空气不流通 多发生于女性,可能与胆小、感情脆弱有关。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晕针 临床表现 1.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预后良好; 2.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有心慌、虚脱感,轻度恶心或 胃部不适,手足麻木等,一般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3.稍重者面色苍白,心跳加快,恶心,出冷汗, 手足冰冷等; 4.严重者可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减慢,肌肉松弛,瞳 孔散大等。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晕针 治疗 1. 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平卧,头低足高位,松解 衣扣,注意保暖; 2. 轻者可给盐开水或糖水,短时或恢复; 3. 针灸人中、合谷等穴可促其苏醒; 4. 严重者可用1:1 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如在群体中发生,则称群发性癔症或流行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是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由于接受了同一种“刺激因子”,如接种同一种疫苗,喝同一种奶制品,吃同一种预防药,由于个别人出现躯体异常不适发生反应,而导致一批人发生类似的连锁反应,即所谓群体性反应。 流行性癔症的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在一个群聚人群组中发生的具有暗示性非器质性病患的躯体症状,但实质上为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发病者表现出一个或多个症状”(Small,1983)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癔症 疫苗本身与癔症样反应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接种疫苗只是一种“刺激因子”,真正的原因是一种心理异常反应。 群体性癔症样反应的发生,一般易发生在少年儿童中,发病年龄大多在7-15岁,尤其以10岁左右最易发生。特别是女孩在生理、心理上都不成熟,神经系统功能尚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刺激和干扰而产生功能异常。加上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小孩过于溺爱,不恰当地表示关心,提示出各种症状,导致了一些孩子也跟着出现同样的反应,这就是互相干扰被“传染”的结果。 其他接种不良事件—癔症 免疫接种引起的群发性癔症有增多趋势,据对12个省发生的25起群发性癔症分析: ? 发生在农村22起,城市3起; ? 发病年龄大多在7-15岁,尤以10岁左右 小学生最易发生,共23起; ? 女性多于男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重庆涪陵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课标新教材)新湘教版数学初中七年级上册1.2.3《绝对值》核心素养型说课稿.doc
- 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易错题整理(含答案).doc VIP
- 《社会学概论》项目四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pptx
- 混凝土课程设计--连续梁设计.docx VIP
- 四年级高思奥数行程问题三1.pdf VIP
- Unlock2 Unit1 第一篇听力讲解及答案.pptx VIP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