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某印刷车间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设
计思考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钟世民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常丽娜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原厂房空调系统的设计及使用情况,从理论分析了目前适用于高
大空间的气流组织形式,结合使用单位意见得出比较适用于本工程的气流组织方式。在验证
气流组织的合理性时,参考有关文献的设计经验及利用CFD 技术研究车间送风温度场及速度
场的变化。从而印证了本次空调设计方案满足工艺性要求,为今后相似工程的设计提供设计
思路。
关键词:印刷车间 高大空间 气流组织 暖通空调
0 引言
印刷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随着数字印
刷及信息管理技术发展,多色、高速、自动、联动等先进印刷技术及设备得到了广泛运用。
随着大型设备的应用,使印刷车间成为了特殊的高大空间,印刷设备体积大,高度高,设备
散热量大,工作区风速要求高,空调能耗大等特殊性。因此合理的气流组织能够保障工艺需
要、满足工人舒适性要求的同时,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空气品质和绿色节能生产。
1 概况
本工程为改迁项目,现有印刷车间尺寸为108m×24m,高度为24m。里面设有环球75
印刷机、环球70 印刷机及KBA 印刷机。一层层高4m,为印刷设备的送纸部,二层为印刷部。
印刷设备布置及剖面图如图1、2。
图1 现有印刷车间设备布置图
作者简介:钟世民(1986 年3 月生),男,硕士,工程师,E-mail:2453987708@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四小纬四路4 号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图2 印刷车间剖面图 图3 现有厂房送风口设置
现有车间原空调系统气流组织设计采用送风口设于侧墙底部,回风设于对侧墙底部,在
实际运行过程中,夏季在底部能达到温度要求,但是在印刷部机器上部工人操作台处温度过
高,影响印刷设备使用,且人员因温度过高无法停留。现有空调系统则在原基础上优化,采
用异侧分层送,下部回的送风形式,冬季地面工作人员在印刷设备启动前有冷感,夏季温度
基本满足舒适性要求 (如图3)。具体气流组织示意图详图2 印刷车间剖面图。
针对目前问题,在本次改迁项目中业主对于印刷车间内气流组织较为重视。设计人参阅
了相关文献,对目前适用于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比较合理的气流组
织形式。
2 气流组织方案的选择
2.1 气流组织形式的理论分析
针对目前高大空间的特点,常用几种气流组织形式有分层空调形式,置换通风形式,竖
壁贴附射流形式[2],普通的侧送侧回形式。
分层空调一般用于能明确区分工作区和非工作区的高大空间,而印刷车间的空调区较高,
采用此气流形式无法体现分层空调的优越性。若采用置换送风,较难满足室内所需的冷量,
且因随着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反而导致印刷机中上部温度更高,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再者
印刷车间内油墨较多,油墨会随着气流从车间底部上升到印刷机处,影响报纸印刷质量和工
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竖向贴附射流与置换送风相似,因此也不是最优方案。
对于上述空调气流组织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喻继平等人[1]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
并对侧送侧回中的一侧分层送风形式进行了CFD 模拟,论证了其方案的优越性。周林园等[3]
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气流组织形式,采用了下侧送上侧排的气流组织形式。但其印刷
设备较小,与本工程不符。
通过对上述空调系统设计中对气流组织方案的探讨,结合现有厂房气流组织形式,设计
人员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1)结合现有厂房气流组织形式及建筑方案,采用喻继平等人提出的一侧分层送风,对
侧分层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
2)采用局部送风形式:在印刷设备散热量较大处设置局部送风罩或者送风柱,顶部回
风的形式。但本方案因为印刷机上空需要设立行车,影响风管的布置,并且在印刷设备周围
需要设有输纸通道等设施无法设置送风柱。
在与业主进行沟通后采用了第一种方案。
2.2 印刷车间空调设计方案
结合本工程特点及建筑方案,一层送纸部采用异侧上送下回的送风形式。二层印刷部采
用异侧双层侧送,双层侧回的送风形式。上层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风口水平送风,
高度为8.1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80-北京地区住宅春季室内外PM2.5状况分析.pdf
- 377-化学淋浴系统现场检测及风险评估.pdf
- 376-润滑油对自然循环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pdf
- 375-厦门某大厦办公楼标准层空调机房噪音.pdf
- 374-基于模型的油雾颗粒散发率及粒径分布研究.pdf
- 372-既有建筑中空调水系统管道的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pdf
- 369-生物安全柜在生物洁净实验室中的空调系统设计探讨.pdf
- 368-离线清灰袋式除尘器气流均匀性的数值模拟.pdf
- 367-高径比对温度分层型蓄冷水槽性能的影响.pdf
- 366-土壤-空气换热器新风系统在严寒地区运行的可行性验证.pdf
- 陕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陕晋两省) 政治 含答案.docx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
- 中国电信市场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管制问题.ppt
- Unit2IconicAttractionsReadingandThinking知识点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pptx
- 中国物权法总则建议稿.doc
- Unit2MoralsandVirtuesListeningSpeakingTal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3).pptx
- 湖北省黄冈教育共同体高三二模(4月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Unit5AnimalfriendsIntegration课件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