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市委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更是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市差距的关键所在。认真研究县域经济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是当前亟需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发展现状 (一)概况 大同市辖7县4区,总人口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5万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40万亩。除城区、矿区外其余9个均为涉农县区。其中,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5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资源优势与产业特点:南郊区、左云县、新荣区为重点产煤县区,煤炭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浑源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世界石材极品黑色花岗岩、“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煤炭、花岗岩、旅游为三大支柱产业;灵丘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其中铜、银、锰、铁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作为支柱产业的冶金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4%,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2%;阳高、天镇、广灵、大同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城区、矿区地理位置特殊,商贸服务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经济总量及收入状况:近年来,各县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总量增加,活力增强,结构改善,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11个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0.59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380.95亿元,增长了137.2%;财政收入由27.03亿元增长到173.8亿元,增长了542.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5.72亿元增加到18.99亿元,增长了231.99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64元增加到4063元,增长了65%。(见下表) 各 县 区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县 区 GDP(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城 区 8 99.84 2.74 21.04 0.72 2.07 矿 区 5.14 13.04 1.38 14.28 0.28 0.99 南 郊 65.16 120.12 7.16 62.81 1.47 5.12 4060 6774 新 荣 11.29 15.92 3.05 52.4 0.44 1.74 2860 4675 阳 高 7.48 15.61 0.91 1.38 0.22 0.6 1981 3421 天 镇 5.57 11.83 0.35 0.84 0.13 0.37 1780 3059 大同县 9.45 14.90 2.3 2.82 0.34 1.13 2636 4361 浑 源 12.55 26 0.82 4.06 0.26 1.52 1986 3062 灵 丘 12.08 25.97 2.05 5.12 0.45 2.1 1995 3505 广 灵 6.35 11.89 0.58 1.05 0.15 0.39 1956 3299 左 云 17.52 25.83 5.69 8 1.26 2.96 3301 5425 合 计 160.59 380.95 27.03 173.8 5.72 18.99 2464 4063 (二)产业发展状况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9个涉农县区结合各自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特征和种养传统,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9.3亿元,比2005年增加99.8亿元,增长50%;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公斤左右,2010年达到8.35亿公斤;设施农业由1万亩增加到8万多亩,各类温棚达到6.65万栋,是2005年的5.32倍;建起以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四大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个,其中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农业龙头企业135户,比2005年增加55户。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92户,列入我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省级梯队4户,市级梯队15户,县级梯队37户。龙头企业投资规模25亿元,是2005年的4.32倍。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各县区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特点,不断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10年,11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89家,占全市总数的88%;工业增加值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