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 — 表达技巧 考点精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在古典诗歌欣赏中,应主要掌握四种表达技巧,一是表现手法;一是表达方式;一是修辞手法;一是艺术构思。 独具角度:要求鉴赏诗歌中的结构特点(或艺术构思) 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照应、过渡、开门见山、重章叠句、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1、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用: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2、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的作用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照应的种类:扣题照应 齐己的《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照应的种类:伏笔照应。在诗歌(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3、卒章显志:指在诗歌的结尾处表达诗人的心志或情怀。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起承转合: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法。“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的作用。“承”是事件的过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在结构上起转折的作用;“合”是结尾,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篇的作用。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作用:在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音乐美,有强调主题的作用。 (2008年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006年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宋]刘 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阕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7年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问: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二联是对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