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37标段
(13号线联络线及长清路主变)
地下连续墙工程
钢
筋
笼
吊
装
安
全
专
项
方
案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37标段
2007年11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概况 2
2.钢筋笼吊装方案综述 2
3.钢筋笼吊装主要技术措施 3
3.1.吊车配置 3
3.2.钢筋笼起吊方法 4
3.3.钢筋笼吊装计算 4
3.4.施工用筋布置 9
3.5钢筋笼对接 10
4.钢筋笼吊装过程重其他注意事项 11
5.起重吊装安全措施 12
6 应急预案 12
6.1.钢筋笼放不到位 12
6.2.钢筋笼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散架 13
7.钢筋笼起吊管理网络 15
1.概述
1.1.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37标段地下墙工程包括:110KV长清路主变电站地下墙工程、7号线与13号线联络线地下墙工程(联络线和7号线盾构井)。
本工程位于浦东新区打浦路隧道口东侧,耀华路以北。其中长清路主变电站为地下三层建筑,占地面积为1804m2 ,总建筑面积为5372 m2。联络线净长195.87m,净宽5.4m,为地下三层单跨结构,其中与主变电站结合部分为地下四层单跨结构。7号线盾构井净长99.146m,为地下三层单跨结构。见
本工程联络线及地下主变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进行施工,其围护均采用刚度大、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并与后期制作的结构内衬墙一起共同形成永久结构的外墙。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做为基坑的围护结构用于以下部位:
(1)7号线盾构井
7号线盾构井地下墙厚1000mm,深42.3m,基坑开挖深度23.141m,入土深度19.159m,入土深度比λ=0.
(2)联络线3
联络线3地下墙厚1000mm,深40.3m,基坑开挖深度23.082m,入土深度17.218m,入土深度比λ=0.746
(3)联络线2及地下主变
联络线2及地下主变合建基坑地下墙厚1000mm,地下主变区域地下墙深35m,基坑开挖深度18.5m,入土深度16.5m,入土深度比λ=0.892,共26幅;联络线2区域地下墙深43m,局部地段因阻隔基坑内外⑤2层微承压水水力联系的需要,墙深48m,墙趾均插入⑤3层,联络线2 基坑开挖深度24.588m,入土深度分别为19.858m、23.412m,入土深度比分别为λ=0.808、λ=0.952,共17幅。联络线2深于地下主变(即沉降缝位置)的基坑围护采用800mm厚地下墙,深35.7m,共11幅。
(4)联络线1
联络线1地下墙厚1000mm,深48.3m,基坑开挖深度24.978m,入土深度23.322m,入土深度比λ=0.934,共16幅。
1.2.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概况
地下连续墙厚度为1米,最重钢筋笼属联络线1幅宽为6m的钢筋笼,钢筋笼最重约51吨,钢筋笼长47.8m,安全起见需分段起吊。上节钢笼为40.0m,下段为7.8m小钢笼。对接时注意相邻接驳器参照相关规范35d错开,上节钢笼重量约为45吨,长度40.0m
起吊过程如下:
先用双机抬起下节钢笼并搁置于该幅槽段导墙顶面上,然后双机抬吊上节钢笼,并最终由主吊拎起竖直并在该槽段内将两段钢笼用接驳器对接。然后沉放整幅钢笼。
由于7号线盾构井、联络线2、联络线3及地下主变地下墙的钢筋笼重量均不超过联络线1地下墙的上截钢筋笼(含部分联络线2中需对接的上截钢筋笼),因此,凡满足联络线1地下墙钢筋笼的吊装设计均满足上述其他钢筋笼的吊装。
2.钢筋笼吊装方案综述
现场配置一部200吨吊车作为主吊和一部80吨吊车作为副吊双机抬吊钢筋笼,施工道路全部是平整坚实的道路,保证吊车行走安全。
200吨吊车臂杆接51m,极限起吊能力为65.6吨,80吨吊车臂杆接27m,极限起重能力为33.
200吨吊车行走时起吊安全重量为65.6×0.7=45.9吨,大于45吨,满足要求。
200吨吊车在将上截钢筋笼拎直后,其臂杆要起到不少于78度方可以行走。
3.钢筋笼吊装主要技术措施
3.1.吊车配置
本工程以最大起重量不大于吊车在各种可能实际出现情况下的最弱极限起重量的0.7倍为原则设置。
配置200吨履带吊作为主吊,80吨吊车作为副吊,进行双机抬吊,主吊设置三道吊点,副吊设置三道吊点,针对本工程吊车配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200吨吊车:
200吨臂杆接51米,最大起重量65.6
吊车带载行走安全系数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