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 建
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咨询项目部
2006年11月·西安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 总 则 4
二、 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4
三、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4
四、 路基 5
(一)一般规定 5
(二)观测的内容 6
(三)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 6
(四)沉降观测的频度 7
(五)观测精度要求 8
(六)沉降观测要求 8
(七)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8
五、 桥梁 11
(一) 一般规定 11
(二) 沉降观测的内容 11
(三)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12
(四) 观测精度 12
(五) 沉降观测频度 12
(六)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4
六、 隧道 15
(一)一般规定 15
(二)沉降观测的内容 15
(三)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15
(四)观测精度 16
(五)沉降观测频度 16
(六)分析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16
七、 过渡段 17
(一) 一般规定 17
(二)观测点布置与观测频次 18
(三)观测精度 18
(四)沉降观测频度 18
(五)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8
八、 组织与管理 19
(一) 主要工作内容 19
(二)工作分工与职责 19
(三)工作程序 20
(四)工作要求 21
附件一:沉降观测记录手簿格式 22
附件二:沉降观测表格式 26
附件三:组合式沉降板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46
附件四: 路基沉降常用预测方法 53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总 则
为指导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路基、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指导方案。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本规定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
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
《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
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
高程基准网点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0m,以便于对沿线桥梁和路基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隧道沉降观测高程基准网点应根据观测断面的布设情况合理设置。
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6个月。
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Z1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或DS1的气泡式水准仪,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带有两排分划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标尺,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有关规定,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标定。
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般应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及其他不宜观测的天气情况下作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
每一设计单元的工程变形测量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测量成果整理, 主要应提交下列沉降观测成果资料:
(1)施测方案;
(2)观测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3)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
(4)观测记录手簿;
(5)平差计算及测量成果表;
(6)沉降变形图表及沉降曲线。
路基
(一)一般规定
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