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叠秘餐麓獭毒赣锹霸晒觏巅窿蝗绷器莓i枣嘉套:甄箍蕊蠲蘸赫鼯熬霸臻虢ig鞣鳍鞭鼗羹囊溉醚鲐料油耙藏簟20●簟2囊
2013年4月
)()l:10.3969/j.issn.1006—6535.2013.02.001
中国油气田注C02提高采收率实践
罗二辉1,胡永乐1,李保柱1,朱卫平2
(1.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哈密839009)
摘要: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中国油气田50多年的注c0,提高采收率实
践。首先依据中国各大油区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数据,从室内机理实验统计CO,驱油关键技
术参数,对比分析原始地层压力与最小混相压力。其次,根据不同储层类型,总结了国内在低
渗透油藏、高含水油田、复杂断块、稠油油藏、碳酸盐岩油藏及煤层气等储集层开展的注C(),
矿场项目.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07%一6.00%,换油率为O.98~2.49∥l,、
最后结合矿场已有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CO,驱油技术攻关方向。
关键词:注CO:;最小混相压力;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换油率
中图分类号:TE35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3)02—0001—07
×104t规模的CO:驱项目工业化推广,预计提高
引 言
采收率13.8%,该项目是中国第1个CO,驱工业
美国注CO:采油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化推广项目,将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是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近年来随着CO:温室效 本文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总结了中国不同储层类
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地质埋存被作为温室气体减排 型注CO:实践,分析了矿场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
的一种有效手段受到环保人士和油气工作者的高 出了相应对策,为加快发展注CO:技术梳理出可
度关注。中国政府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供借鉴的经验。
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排放比
1室内机理室验研究
2005年下降40%一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
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 CO: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高于临界压
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研究CO: 力的状态下,处于超临界状态,其性质会发生变化,
驱油与埋存这一双赢技术凸显重要,中国在注CO: 密度接近于液体,黏度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
驱油机理实验和矿场先导试验方面的研究一直没 体的100倍,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与注水开发相
有停止过,1965年首先在大庆油田开展了注二氧比,气体比水具有更小的分子尺度,气体分子也更
化碳水小规模的先导性试验,提高采收率7.8%。 容易进入低渗透储层,解决了低渗透油藏不易注入
1986年谢尚贤针对大庆油田早期开发的萨、喇、杏的难题;与注N:、烟道气、空气等相比,CO:在油藏
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阶段这一情况,论证了CO: 条件下容易达到混相或近混相,降低与原油间的界
非混相驱油的可行性和技术界限拉J。2006年国家面张力,微观驱油效率原则上可达100%。通过细
科技部批准“973”计划“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 管实验、岩心驱替等室内实验多年攻关,确定了中
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CO:提高采收率及地 国大庆、胜利、大港、江苏、吐哈、长庆等油田的最小
下埋存研究进入崭新阶段旧J。“十一五”末吉林油 混相压力和提高采收率幅度等关键数据。通过大
量文献研究,得出中国典型区块原始地层压力与实
田建成了中国第1个含CO:天然气藏开发及CO:
驱油与埋存一体化系统,目前,正在进行年产油50 验测得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见图1”。9j。
收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