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爆破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与资源学院爆破工程实验室
2000年9月修订
2005年10月修订
2008年3月修订
爆破工程实验一般规则
凡参加爆破工程实验者,均应遵守下列规则:
1、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了解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用具及其使用方法。遵守实验纪律,服从指导教师指挥。
2、实验前进行分组,每组选组长一人;负责领用爆破材料和实验仪器、人员组织和安全工作。
3、实验所用仪器、材料、用品等,由实验小组长进行登记借领,实验完毕,立即办理归还手续。
4、爱护国家财产,如有损坏实验仪器或用具,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并说明损坏原因,示其情节酌情处理。
5、按实验课指定的内容进行实验,各组在指定的实验台(或场地)进行实验,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其它设备、仪器等。
6、实验时,人员进行分工,各人坚守岗位,互相配合,不得你争我夺。
7、爆破器材、起爆器必须分别由专人保管、看护,禁止乱拿、乱放。
8、实验过程中坚持遵守定员定量、轻拿轻放、防火防潮,严禁撞击、摩擦、乱丢乱摔乱放爆破器材,禁止嬉笑打闹。
9、按规定进行操作,实验装置准备完毕、爆破网路联接就绪后,必须进行复查。起爆前,布置好警戒。待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并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并发出起爆信号后,方可起爆(火雷管起爆法,必须在教师亲自指导下才能点火起爆;电雷管起爆法,必须待指导教师同意后才可将起爆网路与起爆器联接,发出命令后才能充电起爆,起爆后立即将爆破主线从起爆器上拆下)。
10、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意外问题,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不得擅自处理。
11、实验所得数据应与教师协商,认为达到要求后,实验才能结束。
12、凡使用雷管、炸药、导爆索、导爆管、导火索等爆破器材进行的爆炸性实验,必须统一由教师指挥,各组不得自行通电起爆。
13、在实验前后,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等爆炸物品禁止私自拿离实验场所或带回宿舍。如有此事发生,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报送公安机关处理。
14、有关爆炸材料的加工、称重、存放、保管、使用,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
15、实验后,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并交指导教师批改。
环境与资源学院爆破工程实验室
2000年9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 基础型实验 1
实验一 炸药猛度和爆力测定 1
实验二 炸药爆速和殉爆距离测定 10
实验三 雷管击穿铅板实验 18
实验四 单个电雷管的导通及电阻值测定 20
实验五 板件/杆件爆破破碎实验 25
实验六 凿岩实验 28
实验七 爆破漏斗实验 30
第二部分 综合型实验 34
实验八 电力起爆网路设计与连接 34
实验 九 导爆管起爆网路设计和连接 40
实验十 导爆索起爆网路 43
实验十一 爆破地震测试 45
实验十二 爆破动态应变测试 50
实验十三 岩石爆破损伤声波测试与评价 54
第三部分 创新型实验 56
实验十四 导爆管传爆过程高速摄影与分析 56
实验十五 复式起爆网路设计实验 63
实验十六 光面爆破参数优化实验 64
实验十七 逐孔起爆参数优化设计实验 67
第一部分 基础型实验
实验一 炸药猛度和爆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炸药作功性能(爆力、猛度)的测定方法;完成爆破漏斗实验,测定爆破漏斗的各主要参数。
二、实验项目
(一)炸药猛度测定
本方法的原理是将定量炸药置于铅柱上的钢板上引爆,爆炸后,以铅柱的压缩量来表示炸药的猛度。按国标GB12440—90《炸药猛度试验铅柱压缩法》标准进行。
1 仪器和实验材料
(1)铅柱:高度60土0.5mm;直径40±0.3mm。上下两端面按粗糙度Ra为6.3μm加工,要求平行。如图1-1所示。选择经过标定的标准铅柱。
图1-1 铅柱压缩法炸药猛度测定试验用铅柱
(2)钢片:优质碳素结构钢,高度10±0.1mm;直径41±0.2mm,两端面粗糙度按1.6μm加工成圆形,要求平行,硬度为HBl50~200,如图1-2所示。
图1-2 铅柱压缩法炸药猛度测定试验用钢片
(3)钢座:中碳钢板,厚度不小于20mm,最短边长(或直径)不小于200mm.正面加工按粗糙度Ra为6.3μm,硬度为HBl50~200,钢座四角(或圆角)分布有四个小钩。
(4)钢管:焊接钢管,外径φ48mm,壁厚3.5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