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住院病人的营养调查及营养评价;第一节 膳食调查;2.查账法
查账法是大规模进??膳食调查的方法,适用于账目清楚的机关、学校、部队等集体食堂单位。
可查阅某一时期内各种食物消费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粗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取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
查账法简便、快速,但不够精确,因为对食物剩余量难以估算。帐目清楚、进餐人数统计准确是此方法实施的前提,如与称重法结合使用可提高准确性。;3.询问法?
适用于对散在居民的家庭膳食调查和了解门诊病人的膳食情况。
通过询问可了解调查对象经常性的每日各类食物的摄人量;或回顾24小时、3天或一周内每日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长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以了解饮食对生长发育及健康的长期影响。
询问法简便易行,但因受被调查对象的记忆力和对度量的判断差异影响,其结果不够准确。;4.化学分析法
是将调查对象的一日份全部熟食收集齐全,在实验中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含量的方法。
该法手续复杂,除非特殊需要精确测定,一般不做。
;方法比较;实践能力训练;二、膳食调查注意事项;三、调查结果整理;1.食物构成
2.评价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占供给量标准的百分比
根据劳动强度评价能量需要量;3.蛋白质评价
1.2g/kg体重
占总能量10-14%,儿童青少年12-14%,成人10-12%。
总量充足的基础上,优质蛋白质占1/3以上。
充分利用蛋白质互补作用
;4.维生素与无机盐
维生素A
维生素B1、B2、尼克酸
维生素E
维生素D
钙
铁
;身高/体重
脂肪存储量
骨骼肌
胸围
腰臀比
;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存储量;(2)校正压强:左手持皮脂厚度计使之呈水平位置,在皮脂厚度计的下侧臂顶段小孔中挂上重200g的砝码,使下测臂基部与顶端的接点处于同一直线上,观察圆盘内指针的偏离情况。若指针处在15-25mm范围内,表明压力符合要求,若指针超过25mm,表明接点压力不足,反之,若指针不到15mm,表明压力过高,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校正指针至规定的范围内。指针允许有±5mm的误差。 ;测量方法;测量部位 ;(3)腹部:在脐韵右侧2cm处
(4)髂部:髂嵴上缘与腋前线交界处,方向稍向下前方倾斜 ;体脂(F)% =0.91137A1+0.17871A2+0.15381A3-3.60146
A1-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m
A2-肩胛下皮褶厚度mm
A3-髂部皮褶厚度mm
标准:>20%为肥胖;[注意事项];第二节 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2.保存
(1)冷藏于4℃
(2)化学防腐剂
福尔马林—40%或37%甲醛溶液。5ml/l尿液
甲苯—5-10ml/l尿液
麝香草酚—1g/l尿液
浓盐酸--10ml/l尿液
碳酸钠—卟啉
氯仿—干扰尿糖,需煮沸
混合防腐剂—磷酸二氢钾10.0g,苯甲酸钠5.0g,苯甲酸0.5g,乌洛托品5.0g,碳酸氢钠1.0g,氧化汞0.1g。0.5g/100ml;3.对营养评价的意义
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需要量、营养状况
评价矿物质的代谢、需要量
;二、粪便的收集和保存;(3)运送培养基保存
腹泻病人
(4)0.05mol/L硫酸保存
氮平衡
(5)冷冻保存
矿物质代谢研究
;3.对营养学研究的意义
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
研究人体矿物质的需要量
评价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率以及影响因素
监测体内矿物质的排泄情况;三、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章总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