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知识课件_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弯曲件的弯曲部位边薄,长度变长: §10.3 板料冲压 C) 弯曲件结构工艺性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但也不宜过大; 弯曲部位与板料边缘及板料上孔的距离有限制; 应尽量沿材料纤维方向弯曲,多向弯曲时,应先冲工艺孔或切槽。 §10.3 板料冲压 d)弯曲模 简单弯曲模压制一般弯曲件 斜楔式弯曲模压制多角形弯曲件 §10.3 板料冲压 3. 拉深 平面板料 开口中空形件 拉深过程 拉深的变形和应力 §10.3 板料冲压 正常拉深 §10.3 板料冲压 拉深起皱 拉深开裂 §10.3 板料冲压 防止皱折 加压边圈 压边力不宜过大能压住工件不致起皱即可。 §10.3 板料冲压 防止拉穿 模具结构 凸凹模加工成圆角 R凸R凹=(3~30) t 模具间隙 Z=(1.1~1.5) t 限制拉深系数 m = d / D = 0.5 ~ 0.8 m min (d-筒径,D-坯料直径) 否则应多次拉深 涂润滑剂减少摩擦 §10.3 板料冲压 多次拉深 §10.3 板料冲压 拉深力P的确定: Pmax=3(σb+σs)(D-d-r凹)s σb:材料的抗拉强度; σs:材料的屈服强度; D: 毛坯直径; d:拉伸凹模直径; r凹:拉伸凹模圆角半径; s: 材料厚度。 §10.3 板料冲压 4. 成形 使板料或半成品改变局部形状的工序。 刚模压坑 软模胀形 刚模胀形 §10.3 板料冲压 软模压肋 曲面压缩翻边 平面深长翻边 翻孔 §10.3 板料冲压 谢谢!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和锻后冷却规范 选择温度范围依据相图 碳钢的始锻温度低于AE线150~250 ℃ ,终锻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50~100 ℃ 。 锻后冷却有三种方法: ①中小型 碳钢件可以空冷。 ②成分复杂的合金钢锻件,锻后在地坑中冷却。 ③高合金钢锻件必须装炉缓慢冷却。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5. 自由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尽量避免锥面或斜面 避免圆柱与圆柱面相交 避免椭圆形、工字型或其它非规则形状截面及非规则外形 避免肋板和凸台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比较下列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0.2.2 模 锻 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在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1. 模锻件的特点及应用 尺寸精度高; 锻件形状复杂; 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流线完整、性能好。 特点: 应用: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为什么? 答案:1)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 2)锻模成本高。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2. 模锻设备 模锻设备 锻造力性质 锻件精度 生产率 模锻锤 冲击力 较低 较低 曲柄压力机 压力 较高 较高 平锻机 压力 较高 较高 摩擦压力机 冲击力~压力 较高 较低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模锻锤 可以镦粗、拔长、滚挤、弯曲、成形、预锻、终锻。 长轴类锻件 短轴类锻件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曲柄压力机 行程不能调节; 不能拔长和滚挤; 每个变形工步在 一次行程中完成。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平锻机 平锻机上模锻过程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摩擦压锻机 螺杆与滑块非刚性连接,承受偏心能力差; 滑块行程、打击能量可自动调节。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摩擦压锻作业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3. 锤上模锻工艺 a) 模锻的变形工序和模锻模膛 制坯工序,制坯模膛(锻件初步成形) 模锻工序,模锻模膛(锻件最终成形) 弯曲连杆的多模膛锻模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选定分模面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加工表面) 模锻斜度 圆角半径 冲孔连皮 b) 模锻件图的制订 模锻件图包括的内容: 齿轮坯模锻件图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分模面的选择原则 能从模膛中顺利取出; 金属易于充满模膛; 简化模具制造; 能及时发现错模; 减少余块节约金属。 齿轮坯锻件分模面的选择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c) 变形工序的确定 短轴类锻件: 镦粗制坯和终锻 成形。 长轴类锻件: 拔长、滚挤、弯曲制坯和 预断、终锻成形。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4. 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应具有合理的分型面; 锻件上与分型面垂直的非加工表面应设计有结构斜度;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