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儿童少年保护辅导机制之建立及分享.ppt

学校儿童少年保护辅导机制之建立及分享.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兒童保護及責任通報 什麼是兒童少年保護 兒童少年保護係指以社會工作方法為遭受虐待、家庭發生變故、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之虞之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服務,服務重點在輔導、治療受虐者及施虐者,處理施虐者的原因,重整家庭功能,預防虐待事件再發生,以維護兒童少年權益,保障其福利。 學校兒童少年保護的範疇 家庭暴力 校園性侵害及性騷事件 未婚懷孕事件 高風險家庭 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其他 法令的依據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及處理辦法 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要點 學校的責任 事件發生 宣導及教育 通報 危機處理 輔導機制 責任通報 校安通報 事件本身 媒體 案主 其他 1.家暴兒 2.性侵及性騷 3.懷孕事件 兒保四步驟:辨識?通報?處置?輔導。 如何宣導及教育----法定內容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法」第十七條規定,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六十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有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課程,但得於總時數不 變下,彈性安排於各學年實施。 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七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包括: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兩性平等之教育、正確性心理之建立、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性侵害犯罪之認識、性侵害危機之處理、性侵害防範之技巧、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如何落實宣導及教育 熟悉相關法令的規定(主辦處室及校長)--如何辨識受虐兒 對學生及家長作宣導(案件發生如何尋求協助) 對全體教職員宣導(如何辨識案件、案件發生如何處置) 相關議題融入課程(課發會)--如何保護自己及尊重他人 舉辦相關動態宣導活動 隨機教育 性侵害 凡是任何涉及性的意涵之行為,均被視為性侵害,嚴重的性侵害行為包括性交、口交、體外射精、性器官接觸、性猥褻,其他輕微的包括展示色情圖片、口語上的性騷擾、強迫觀賞色情影片、不斷撫摸女(男)性身體、窺視等,都屬於性侵害的範圍。基本上,可以依侵犯程度分為五種類型,如施以性嘲弄或動作、不當的碰觸、施以性報酬、施以威脅的性強迫行為,以及強暴等。 性騷法:依該法第2條之規定是指性侵犯罪以外, 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如: 1.交換型: 以使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敵意環境型: 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通報制度 責任通報:知悉學生遭遇兒童及少年保護、家庭暴力(含學生目睹家庭暴力)或性侵害事件(含疑似事件),應依相關法律之規定立即通報相關單位(113)--教育人員應於24時內通報主管機關,違反者處6千至3萬罰鍰 校安通報;家暴兒、性侵、性騷及其他校園重大案件。 第一時間先向教育處直接通報。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三十四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一、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二、充當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 三、遭受第三十條各款之行為。 四、有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 五、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0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臨床心理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 員及其他執行家庭暴力防治人員,在執行職務時知有疑似家庭暴力情事者 ,應立即通報當地主管機關,至遲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第8 條: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未通報的原因 不知要通報 忘記通報(訓導處人員) 不知如何通報 害怕通報—家長報復 學校不願通報—學校面子 通報單位錯誤(社政及教育單位) 如何建立危機處理機制 成立危機處理小組,成員包括校長、相關處室主任及相關人員。 擬定危機處理計畫(1.建立受理單一窗口2.建立不同案件擬定處理流程3.建立發言人制度4.指定專人進行責任通報及校安通報等) 建立教師專長資料庫(含本校、本市或大專校院)。 建立與各相關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