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锄禾》赏析(宁芳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赏析 ——《悯农·锄禾》 锄 禾 作者:李绅 (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 写的,他的诗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诵。 作者简介 李绅(公元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公垂。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代诗歌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绅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 李绅之所以同情百姓,成为“悯农”诗人,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他虽出身在当官的家庭,但六岁丧父,由母亲卢氏教他读书写字;小时候住在乡下,十五岁时母亲在惠山脚下租了房子,命他跟着老师学习;少年时的坎坷使李绅体会到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他又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自然在诗中发出感慨,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 写作背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日当午:在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 汗滴:农民汗水滴落。 禾下土:禾苗下面的泥土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有谁知道 盘中餐:盘子里的粮食 皆:都 农民顶着炎热的太阳种庄稼,汗水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有谁知道盘子里的粮食从哪儿来的?每一粒米都是辛苦种出来的。 解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诗人用非常简单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顶着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我们烈日当空,农民种田非常辛苦,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名句赏析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 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现实的不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名句赏析 边学边问 诗歌中“皆”是什么意思? 都 农民伯伯们种地非常的幸苦!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们的劳动成果,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感 悟 同学们, 中午在校吃饭,不能浪费呀 Thanks!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