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软饮料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某年软饮料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 要 一、软饮料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2007 年,我国软饮料行业呈现稳定增长势头,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继续以超过GDP 两倍的速度增长。同时利润总额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前11月,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709.43亿元,同比增长25.73%,利润总额135.94亿元,同比增长31.89%。行业销售利润率达到7.95%,资产报酬率达到11.04%,均为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 2004-2007年软饮料行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情况 带动我国软饮料业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在我国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收入增加、需求旺盛,带动了饮料消费品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其次是税法改革提高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新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并将法定税率水平确定在25%。届时饮料业整体业绩水平有望提高10%左右。2007年9月税务总局发布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也下调了饮食业的所得税率。第三是食品安全的加强有助品牌的形成。2007 年食品安全问题提上章程,国家除进一步强制执行QS 认证和规范使用“绿色标志”外,于8 月31 日开始实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的正式实施,是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以及行业竞争方式的转变,食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居民收入的提升,对健康更为重视,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将持续提升。 2007年,行业运行特征明显。第一,果汁及果汁饮料逐渐取代碳酸饮料。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可乐中大量的糖分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果汁营养健康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果汁多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口味也深受消费者喜爱。2007年前11月我国果汁及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的产量分别是985.18万吨和955.3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的产量已经超过碳酸饮料,并且果汁和果汁饮料产量的增长速度为14.58%大大高于碳酸饮料的8.99%。市场动态显示果汁及果汁饮料将在不远的将来替代碳酸饮料。第二,外资渗透国内市场步伐加快。世界第三大饮料巨头COTT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日本朝日等公司开发中国市场;达能“强购”娃哈哈公司股份等。外资公司在中国投资力度加大,市场影响力增强。第三,饮料企业融资力度加大。2007年汇源果汁IPO集资24亿港元,创造了内地食品饮料企业上市的多项纪录。国内饮料市场已经基本稳定,引入资本后,汇源的品牌和竞争优势将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第四,“涨价”风再次席卷饮料行业。2007年饮料行业涨价的主要特征为:成本催生饮料价格暗涨,饮料通过“减量不减价”形式隐形提价。康师傅、统一、汇源、百事等知名饮料产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第五,低度啤酒借道果汁抢市场。当前,诸如“啤酒饮料”、“果汁啤酒”、“无醇啤酒”等啤酒产品开始以低度、健康、含果汁的形象大举抢夺清凉饮料的市场。果汁啤酒的价格普遍低于普通啤酒,低度产品的推出更多的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的需求。 我国软饮料工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底,我国每年人均消费量仅8.3千克,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西欧发达国家的二十四分之一。果汁及果汁饮料人均每年消费量仅一千克,是西欧的四十分之一。从我国饮料工业目前与西欧国家的差距来看,我国饮料工业发展潜力很大。 随着城乡居民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喝富含营养又能保健的果汁、乳品和天然矿泉水,充气饮料、瓶装水和果汁饮料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含酒精饮料趋向下降,软饮料的生产将会有较快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球果汁及碳酸饮料将增至730亿升,未来产品品质及创新是饮料业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企业间的并购也将是占有市场的良方。从各主要子行业来看,果蔬型饮料符合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其发展还可以大大提高水果的附加值,保持水果销售的稳定,使水果种植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因此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饮用水行业尽管目前竞争激烈,行业普遍不景气,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天然水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饮用水市场还将逐步扩展。但短期内碳酸型饮料仍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二、供需分析 (一)供给状况 2007年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迅速,全年共生产软饮料5057.29万吨,同比增长19.6%,增幅低于2006年1.9个百分点。从近年来的产量增速看,2005年软饮料业产量增幅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4.1%,而2006、2007年增幅逐步下滑,但仍保持在20%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0年-2007年我国软饮料产量增长情况 2006、2007年,我国软饮料行业产量增速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2006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增大,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软饮料行业整体产

文档评论(0)

huhuaqiao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