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1(2份打包)-人民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儒学 ——儒学的漫漫长路之正统地位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儒学的前世 春秋战国 秦 汉 前221年 前206年 前140年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孟子、荀子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丞相李斯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制曰:“可。” ②“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材料体现什么事件,“焚书”中焚的是哪些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焚书坑儒 2、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制思想文化的泛滥。 3、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秦朝:焚书坑儒,儒学受抑 1.背景: (1)直接:儒生批评时政 (2)根本: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实质:实行思想专制 3评价: (1)积极: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 (2)消极: ①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②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低潮。 儒学的前世 春秋战国 秦 汉 前221年 前206年 前140年 百家争鸣,儒学兴起 焚书坑儒,儒学受抑 黄 老 思 想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寇边,边境难安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从“无为”到“有为” 道家放任无为的政策,对于大帝国组织的巩固是无益而有损的。这种政策经文帝一朝的实验,流弊已不可掩。无论如何,在外族窥边,豪强乱法,而国力既充,百废待举的局面之下,“清静无为”的教训自然失却号召力。     -吕思勉《中国史纲》 儒学的今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 著有《春秋繁露》,曾任博士。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所采纳,形成“大一统”.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 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合作探究: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中央集权的需要 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主专制 加强思想统一 思想主张 作用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新儒学 3、对独尊儒术的评价 积极方面: 儒学地位上升,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以及维护统一、巩固统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方面: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儒学地位不断提升。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学的未来 (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特点: A、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B、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3)历史影响: 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