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生物扰动构造 底栖生物的活动使沉积物遭受破坏,而形成不具有确定形态的生物扰动现象,这类构造——生物扰动构造 生物钻孔 各种生物扰动构造及其演变 叠层石的形态与水动力条件有关 四、植物根痕迹 1.植物根呈炭化残余或枝叉状矿化痕迹出现。在煤系地层中特别常见,是陆相的可靠标志。 2.植物根印痕对识别淡水和微咸水环境是有价值的。 3.根系层的存在可说明植物就地生长。 第六节 各种环境的生物标志 湖泊环境: 潮湿气候的湖泊多为淡水湖,生物化石有:蓝藻、轮藻、羽纹硅藻、高等植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叶肢介、介形虫、昆虫、鱼类、两栖类等。 干旱地区的湖泊一般是咸水湖,常见的化石有植物碎片、耐盐性的腹足动物、双壳动物、介形虫、硬鳞鱼、龟,少量蓝藻等。 河流环境:树干化石,硅化木,潜穴、觅食迹等。 海洋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滨 海 环 境 ① ② ③ 部分古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据裘怿南,1996) 依据 古生物 沉积环境或水体深度 生活习性生活环境 有孔虫蜓 多为海洋环境,底栖生活,少数为浮游生活离岸不远的正常盐度、清水旋回性海洋环境,水深20~70m。 海绵、古杯、层孔虫、珊瑚、苔藓 多生活在海洋、底栖固着生长温暖浅海,水深30~50m;固着生长沉积缓慢浅海,温暖、浊度低;固着生长水体安静、清洁、温暖,盐度2.7%~4.8%,浅潮坪环境 生物组合 钙质红、绿藻、球石藻、放射虫、钙质有孔虫、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腕足、头足等组合中,存在少数未搬化石 正常海环境 少数苔藓、钙质有孔虫、藻类、移动的棘皮组合 与广海毗邻并稍受限制的海水环境 腹足、瓣鳃、介形虫、胶结壳有孔虫硅藻、蓝绿藻组合 典型的微咸水环境 瓣鳃类中鳃足亚纲无甲目、蓝绿藻、介形虫组合 典型的超咸水环境 藻席和叠层石特征 层状隐藻席 反映潮汐、波浪弱的沉积环境 不连续的柱状体 反映潮汐、波浪强的沉积环境 第二单元 判断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第一节 古生物分区 第二节 化石的矿物成分及显微结构 第三节 藻类标志 第四节 无脊椎动物化石标志 第五节 遗迹化石标志 第六节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 第一节 海洋生物生活环境分区 依据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通过生物的生活习性反映出来。生物的生态类型有: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第二节 化石的矿物成分及显微结构 1. 化石成分 钙镁碳酸盐、钙磷酸盐、二氧化硅和有机化合物 钙镁碳酸盐:组成各门类化石矿物的主体,主要为低镁方解石,高镁方解石和文石极不稳定,易转化为低镁方解石。文石常见于软体动物和绿藻,高镁方解石常见于棘皮动物和红藻; 钙磷酸盐:见于无铰腕足类、软舌螺、三叶虫、牙形石及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 二氧化硅:硅藻、硅鞭藻、放射虫和硅质海绵; 有机质:几丁质、壳蛋白、胶原 时间上来看:前寒武纪多为原生白云石、玉髓和石英;震旦纪晚期为有机质;震旦纪至寒武纪间为磷酸盐;寒武纪初才开始出现方解石。 2. 化石的显微结构 是指组成矿物晶体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及相互关系。 粒状结构:藻类、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硬体的主要结构,其次也广泛分布于层孔虫、珊瑚、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硬体中; 纤状结构:是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结构,其次也广泛分布于腕足动物、苔藓动物、软体动物和部分有孔虫硬体中; 片状结构:腕足、软体、苔藓动物硬体的主要结构; 单晶结构:棘皮动物的主要结构。 第三节 藻类标志 1、蓝藻 非海相环境到海相环境,前寒武纪到现代都有分布,钙质蓝藻化石主要见于古生代沉积中,少数延续到中生代、新生代极少。 钙质蓝藻:蓝藻细胞壁外常具粘液壳,藻体本身不钙化,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使碳酸钙沉淀于粘液壳中,形成钙质包壳; 叠层石:由藻丝体捕获粘结细小的钙质颗粒,形成一些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叠层石。 2、叠层石 藻叠层石的形成,主要是蓝藻生活活动的结果,其次还有菌类、绿藻等参加。 (1)叠层石 (2)层纹石 (3)核形石 (4)凝块石 具有叠层构造的岩石称叠层石(stromatolite) 由两种基本层组成: (1)富藻纹层,又称暗层,藻类组份含量多;(2)富屑纹层,又称亮层,藻类组份少。 两种基本层叠置出现,即形成叠层构造。 它是由蓝绿藻细胞分泌粘液质捕集和粘结沉积质点而成的。 叠层石的形态变化多样,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基本形态有层状、波状、柱状及锥状。 山东汶南寒武系 安徽淮南寒武系 3、绿藻 藻体主要含叶绿素,属广盐性藻类,具地质意义的主要为海生粗枝藻类和海松藻类。 4、红藻 藻体主要含藻红素,属喜暖性的海相藻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ocx VIP
- 基于Java的汽车租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ocx VIP
- 中医养生,养生膏方功效.pptx VIP
- B16G101-2:中英文双语版16G101-2.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什么是定向运动.pptx VIP
- 《食品企业管理(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马-萨模式”视域下“双减”政策执行制约因素及纾解路径——基于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