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课 题 报 告 题目 《洞穴奇案》案例分析 学 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 业 经济学 组 名 我们都是祖国一枝花 指导老师 刘 炜 报告写作 魏元栋 201213432 报告排版 雷凤钗 201213430 PPT制作 雷凤钗 201213430 演讲成员 魏元栋 201213432 肖大云 201213417 其他成员 李丹丹 刘小雅 彭荣华 孔维锦 严 硕 目录 TOC \o 1-2 \h \u 112 第1章 案情简介 1 2014 1.1案情概况 1 5050 1.2案情分析 1 5283 第2章 案情的争议点 2 17308 2.1 案情争议点的发展 2 1025 2.2 案情争议点的汇总 2 29589 第3章 维持法治传统——基恩法官的逻辑推导 3 2171 3.1 忠实履行法官职责 3 32021 3.2 立法至上 3 10968 3.3 本案不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 3 20108 第4章 其他法官的推理漏洞 4 11618 4.1四位法官意见的梳理 4 60 4.2 福斯特法官—探究立法精神—被告无罪 4 4622 4.3 唐丁法官——法律与道德的两难—不参与审理本案 5 29742 4.4汉迪法官——以常识来判断—被告无辜 有罪判决和量刑必须撤销 5 8955 第5章 总结 6 827 参考文献 7 《洞穴奇案》案例报告 PAGE PAGE 1 第1章 案情简介 1.1案情概况 五名洞穴探险人被困于洞穴之中,在付出了大量财力和牺牲了十名营救队员后,仍未救出,后通过无线电与外界医疗专家和工程专家取得联系,确切得知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五人约定以掷色子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让另外四人杀死后吃掉他的血肉。成员之一的威特莫尔是当初最早提出此建议的人,却在掷色子之前决定撤回同意。但另外四人仍执意掷色子,并且恰好选中威特莫尔作为牺牲者。获救后,此四人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他们应该判有罪吗? 1.2案情分析 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富勒在这个案例中借用了大量的事实:陷入绝境、抽签、人吃人、公众的同情、紧急避乱的抗辩性、夹杂着政治因素的追述、陪审团的有罪宣告、赦免的可能。在细节问题上他把事故发生的地点定在山洞里,使管辖权的问题尖锐化,又使非常重要的无线电通讯这一因素成为可能。他增加了无线电通信所传递的医生、工程专家的意见。这让洞穴探险者通过可信赖的资讯确切知道获救之前会饿死,而不仅仅是惊恐的猜测。他增加了威特莫尔意见的反复性:一开始同意加入死亡协定,接着撤回允诺,后来又认可其他人代他投掷骰子的公平性。他增加了纽卡斯国内战与社会契约的历史,谋杀罪的法定死刑,创造了自我防卫例外的古代司法行为以及其他许多细节。 我们梳理了五位法官不同的意见,可见案例的重点不在于描述洞穴中的情景,而是叙述“虚拟法官判决的理由”,每一位法官意见书都敏锐准确的抓住了一个核心的法律词语,并精确而富有深度的诠释了该词语的合理内涵,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了具有“客观的思想”之论证效力的法律事实,无论做出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的法官,都充分的体现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的能力”。五位法学造诣精湛的大法官,面对同样的事实,适用相同的法律,却导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表面看起来是很简单的“杀人就有罪”的判定故事而已,但从法律、道德、人情的角度去探讨是否 “罪有应得”的维度就开始复杂化了,正是本案所精彩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第2章 案情的争议点 2.1 案情争议点的发展 随着对案情一遍遍的理解,案情的争议点由法律问题逐步的上升到了法律在生存与道德间的定位问题,由司法部门的判决问题上升到了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职责划分问题。 2.2 案情争议点的汇总 (1)自然法对本案是否适用?若适用,法官是否有权解释和使用自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