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的发展与内涵.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談融合教育的發展 張仁川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正修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 前言 何謂「特殊」? 何謂「正常」? 「標準」何在? 智力(學科表現) 生理感官(外表) 行為(外顯特質) 心理(內在特質) 特殊需求學生 handicapped(缺陷、不足) disabilities(障礙,IDEA1990 )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特殊教育需求學生, SEN) 為什麼要談融合教育? 所有的學生都在主流環境中接受教育。 塑造適合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環境。 將學生的需求帶進普通班級內。 美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1950年代以前 195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年代之後 1950年代以前 障礙學生以隔離式的安置方式為主 受到民權運動、教育機會均等運動和正常化原則的影響,才開始打破藩籬 正常化原則的影響最大 不只是參與的「機會」,還包括正向的「社會態度」和「社會期望」 社區本位服務(去機構化) 進一步帶動回歸主流與統合運動 1950-1970 1950年美國全國智障兒童協會成立,積極爭取其子女的受教權 1954最高法院建立反對隔離的判例 Dunn(1968)發表「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被安置在特殊班是合理的嗎?」 沒有研究證明在特教班的學習比較好 特教班帶給學生負向標記 特教班多為少數族群 1970-1980 1975 殘障兒童教育法案(94-142公法) 最少限制的環境(LRE) 根據Reynolds(1972)的「階梯式服務」模式 但由於法規中並沒有訂定明確的教育安置標準,因此爭議不斷,亦產生許多判例 「階梯式服務」模式 Taylor提出從LRE轉變為融合的思維 1980-1990 教育改革運動 1983全國教育革新委員會出版「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一書 教育改革之目標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以及提供所有的學生平等的教育機會 促進了將特殊學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的行動 1980-1990 國家經濟赤字問題 減少教育經費,將較昂貴的特殊教育納入普通教育中 Will(1986) 提出「以普通教育為首」 (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 REI) 1980-1990 「可移動原則」和「提供課程調整」兩個判例,促進了融合教育的推動 轉介前介入(pre-referral intervention) 減少過度轉介和標記 符合最少限制環境的精神 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特教教師提供諮詢服務 使用生態的觀點來看學生的問題 1990年代之後 基於「以普通教育為首」的概念,「融合教育」被提出 多數的判例支持融合安置 無論學生的障礙程度多嚴重,學校應該優先考慮融合安置,提供學生與老師課程調整和支持服務 學校重建運動 1990年代之後 Salamance宣言(1994) 88個國家和25個國際組織 學校須採取融合教育取向,特殊需求的孩子安置於普通班學習,並予以合乎需求的教育 融合國際組織 Education for All inclusive education 美國特殊教育的發展 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主要跟隨美國的發展腳步。 目前,國內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方式,由隔離式的特殊學校,到普通學校特教班安置,再擴展到部分時間制資源方案,或巡迴輔導方式。 >>朝著最少限制環境的目標努力>> 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民75 輔仁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系附設托兒所,進行「統合就讀計畫」 民78 新竹師院 學前特教實驗班 民81 竹師特教實驗班延伸至國小階段 民84 台灣師大特教中心附設學前班,實施「學前融合教育計畫」 民87 財團法人融合教育文教基金會,成立大津融合教育中小學實驗班(體制外) 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民86 特殊學校學前班轉型為融合班型態 民87 台北市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全面實施融合教育 民88 伯利恆成立學前融合班(機構) 民89 新竹市公立國小學前特幼班轉型為融合班 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雖然,在我國的教育法令中,並未出現「融合教育」的字句,但許多法令的規定均顯示出融合教育的精神 特教法第13條 …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安置,應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下,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 特教法第14條 為使就讀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兒童得到適當之安置與輔導,應訂定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之安置原則與輔導辦法… 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 特教法 施行細則第7條 學前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兒童,應以與普通兒童一起就學為原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21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主動協助身心障礙者就學,各級學校亦不得因其障礙類別、程度、或尚未設置特教班,而拒絕其入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