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资源 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汤尚颖 刘江宜 王来峰 编著 彭武元 李泽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12月 1 序 言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第三世界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周期性干旱和沙漠化、温室效应、 酸雨、中东石油危机以及西方工业化国家战后经济复兴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所造成的环境质量 退化等问题,震撼了各国政府、学术界、舆论界以至公众,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成为热点问 题。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0世纪 60 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纷纷从不同的学科对资 源环境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形成了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导的各类新型经济学理 论,如排污权交易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交易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绿色 GDP 核算体系 等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条件下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恶化问题。 特别是《21世纪议程》中 “既不影响后代人的利益,又不影响当代人福利”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提出的,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 努力,到 20 世纪末期,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广大人民生 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就是在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 取得的,环境恶化、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 利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思 想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是不够的,而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 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因此,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现实选择。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要解决这些问 题就必须对新的理论和新的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和技术指导,如如何通过排污权制度的设计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上升的 趋势,逐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如何利用产权交易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来解决我国资源行业 和产业中产权残缺和制度缺陷的问题,在“9·11”、“非典”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事件相继 爆发后,国际安全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传统的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安全观受到严重的 挑战,如何着手构建适应时代需要和中国国情的新的安全观等等问题,这都是我国现实生活 中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层面上加以回答的问题。 人口多、资源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国情使中国缺乏长期实施以大量消耗资源和高 排放等粗放式发展方式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的条件。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围绕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提出了要用新的科学 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新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提高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切实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 发的方针,充分把握好开发和利用的度,在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同时,加强对资源开 发利用前、中、后各个环节进行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的科学分析与评价,形成有利于资源开发、 利用与保护的机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 2 的目标,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与长期、改革与发展、增长与发展、速度与效 益的关系,实现人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