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专 业 名 称
神经生物学
专 业 代 码
071006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06月08日
修订日期:2013年06月08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家蚕神经系统发育信号传导
家蚕Bombyx mori神经系统属于腹神经索型,构造简单,却能产生丰富的行为,是研究神经生物学的理想实验材料。研究表明:家蚕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构成,通过信号传递在调节家蚕视觉、嗅觉、取食、结茧、交配、排泄等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家蚕具有编码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多巴胺等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和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滞育激素(diapause hormone,DH)等神经肽的基因。家蚕神经系统发育受到许多基因和bmo-miR-92等小分子RNA的调控。本方向主要围绕家蚕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生物大分子冷冻电镜、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等多种生物物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阐明家蚕神经系统发育及其在家蚕生命生理活动过程中的规律等,为进一步推动蚕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坚实的生物物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神经生物学有关领域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18学分 (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7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71000012
生化或分子生物学技术
2
80
3
周泽扬,裴炎,胡奎, 张兴国等
考试
专业课
11071006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11071010051
基因组生物信息学
1
54
3
夏庆友等
考查
选
修
课
11071010055
蛋白质组学
1
54
3
赵萍,唐云明,梁颖等
考查
11071010022
分子生物学
1
54
3
罗小英,柴友荣,刘堰等
考试
11071009051
细胞研究方法及培养技术
2
36
2
鲁成,潘敏慧等
考查
11071010056
酶与酶工程
2
54
3
唐云明等
考查
11071006002
神经生物物理学
1
36
2
何华伟等
考查
11071010057
分子细胞生物学
1
36
2
鲁成,潘敏慧等
考查
11071010058
基因表达与调控
2
36
2
何宁佳等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细胞生物学
不计学分
生物化学
不计学分
生物物理学
不计学分
神经生物学
不计学分
分子生物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