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洛栾断裂带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docVIP

秦岭洛栾断裂带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岭洛栾断裂带糜棱岩的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任升莲李加好李龙明杨青亮刘建敏葛粲宋传中林寿发杨帆王静雅韩旭黄鹏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内容提要洛栾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北缘的分界线其变形作用细节可以恢复板块碰撞过程中板缘的变形作用洛栾断裂带走向为倾向倾角多为由多条近平行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单个剪切带宽度由几米至上百米不等西部较窄东部较宽洛栾断裂带主要构造活动有四期第二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了大规模的糜棱岩糜棱岩中的线理倾伏向矿物残斑和石英脉形态等运动学特征均

秦岭洛栾断裂带糜棱岩的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任升莲1),李加好1),李龙明1),杨青亮1),刘建敏1),葛粲1),宋传中1),林寿发2),杨帆1),王静雅1),韩旭1),黄鹏1) 1)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N2L 3G1; 内容提要:洛栾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北缘的分界线,其变形作用细节可以恢复板块碰撞过程中板缘的变形作用。洛栾断裂带走向为290o,倾向NNE,倾角多为67 ~ 80°,由多条近平行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单个剪切带宽度由几米至上百米不等,西部较窄,东部较宽。洛栾断裂带主要构造活动有四期,第二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了大规模的糜棱岩。糜棱岩中的线理倾伏向、矿物σ、δ残斑和石英脉形态等运动学特征均指示断裂带具有由南向北俯冲兼有左行平移的运动学特征。糜棱岩的变形特征显示洛栾断裂带东部的变形机制为晶质塑性变形,西部为低温扩散蠕变、颗粒边界滑移以及晶质塑性变形机制。糜棱岩中的矿物塑性变形序列为:方解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洛栾断裂带长英质糜棱岩的变形相自东向西依次为二长石变形相、石英斜长石变形相和石英变形相。糜棱岩的形成温度为300~550℃,其中东部的温度高于西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获得的压力为:0.75~0.95GPa,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得出的压力为0.27~0.87 Gpa。差异应力为0.32 ~ 0.41GPa,应变速率值为3.92917E-11~3.17713E-16。雪茄状应变椭球体和大于0.75的涡度显示断裂带为强烈剪切拉伸变形,且西段强于东段。上述特征显示洛栾断裂带是发育于中-中深层次的韧性变形,糜棱岩的变形条件总体属于中温、中压环境下的中等应变条件,但东部温度高于西部,西部差异应力大于东部。相当于东部位于中地壳偏深环境,西部位于上地壳下部-中地壳上部环境,说明洛栾断裂带在后期的抬升过程中东部高于西部。这期糜棱岩的变形是对洛栾断裂带第二期构造活动的响应,真实地反映了洛栾断裂带这期构造活动的构造物理作用过程和形成环境,对解读洛栾断裂带的形成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洛栾断裂带;糜棱岩;变形机制;形成环境 秦岭造山带是地球表层构造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是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形成的大陆造山带。板块边缘在板块俯冲、汇聚过程中常常强烈变形,且最终被卷入造山带中成为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晓波,1993;Bell,1999;Teyssier,1999;McClelland,2000;Richard,2000;张国伟,2001a,2001b;Little,2002;Allen,2003;Chardon,2003;Bowman,2003;宋述光,2009)。洛南-栾川断裂带(以下简称为洛栾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北缘的分界线(宋传中等,2009),正因为处于这个特殊的位置,它的构造岩不仅记录了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全部过程,也记录了华北板块南缘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形特征。所以,研究其变形作用细节可以恢复板块碰撞过程中板缘的变形作用,对建立大陆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模式至关重要。 洛栾断裂带的宏观变形特征 洛栾断裂带位于陕西、河南省境内,呈NW-SE向展布(图1)。是洛南-固始断裂带的一部分,也是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北缘的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地球 ——————————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213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任升莲,女,1963年生,博士,副教授,从事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研究;Email:ren_lotus@126.com 电话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97,1989;张国伟等,1996,1995;张本仁等,1996;袁学诚等,1994;张二朋等,1993;周国藩等,1992;许志琴等,1988;高山等,1990;何建坤等,1998)。 图1 洛栾断裂带观察剖面及面理、线理赤平投影图(下半球投影) Fig.1 the observed profile schematic diagram and foliation and lineation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of Luoluan fault belt(the lower hemisphere projection) I—留山镇-上关村构造剖面;II—南召-王庄构造剖面;III—石庙湾-后坪村构造剖面; IV—龙头沟构造剖面;V—马市坪-焦园村构造剖面;VI—庙子实测构造剖面; = 7 \* ROMAN VII—陶湾-红庙构造剖面 I—structure section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