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采访灾害而不受伤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者如何害而不受害胡佳君本文摘要年是全球新界痛失新好手最多的一年根者盟的年全球共有名者在殉是去十年死亡人最多的一年在令人惋惜的名中台者平宗正也因新不慎遭水他的殉台新界深感悲痛更台再度正式者的安全者如何迅速正的害新又能保自身安全不受害激烈的台媒要深思要追求的是在保障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突的新值才是真正的者要如何安全的害新本文除借外新界的多作法更述台界新界推所的平宗正款具落人身安全重於之原另外台行政院工委更以工安全著眼制定新人安全守呼台新界新仍要以自身安全首要台害新正且立即的息大是者的天在天新者常要深入

記者如何採訪災害而不受傷害 胡佳君 本文摘要 2004年是全球新聞界痛失新聞好手最多的一年,根據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journalists,IFJ)的統計,2004年全球共有129名記者在採訪時殉職,是過去十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在令人惋惜的名單中,台視記者平宗正也因為採訪風災新聞不慎遭水滅頂,他的殉職讓台灣新聞界深感悲痛,更讓台灣再度正式記者的採訪安全問題。記者如何迅速、正確的報導災害新聞又能確保自身安全不受傷害,競爭激烈的台灣媒體要深思要追求的是,在保障記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突顯的新聞價值,才是真正的雙贏。 針對記者要如何安全的採訪災害新聞本論文除將借鏡國外新聞界的許多準則與作法,更將詳述台灣學界新聞界推動所謂的「平宗正條款」,具體落實「人身安全重於報導與設備」之原則,另外台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更以勞工安全著眼,制定新聞人員採訪安全守則呼籲台灣新聞界採訪新聞仍要以「自身安全」為首要。 台灣災害新聞採訪現況 將正確且立即的訊息傳遞給大眾是記者的天職,在報導天災新聞時,電視記者常要深入災區作第一手報導取得畫面,去年台視記者平宗正在採訪風災新聞時,不幸遭水滅頂而殉職,點出了記者在報導時安全上的隱憂。記者如何迅速、正確的報導新聞,又能在新聞與自身安全間取得平衡點,是記者與媒體機構要思考的。 惡性競爭 過度報導 以台灣電視新聞而言,目前在激烈競爭下,再加上SNG發達,許多有線新聞台在報導災害新聞時,深入災區進行現場聯線報導已成常態,有時為了突顯畫面的聳動性與提升收視率,甚至過度的將災害局部放大,SNG的方式固然可以帶來最迅速的資訊,不過,為了搶快播出未經查證的消息,不僅違反新聞專業,也容易造成社會恐慌,是相當不負責任的作法。另外,媒體一窩蜂SNG連線,造成災害現場過度擁擠,也有可能妨礙救災的工作,現今的電視新聞太過於聚焦在災害所造成的嚴重性,而忽略了教導民眾災難過後的後續處理方式。 深入災區 記者安全操之在己 在報導天災時,記者常需深入災區,生命安全也成為記者在採訪新聞之外的另一重點。去年台視記者平宗正採訪風災新聞時不幸罹難,讓台灣媒體正視記者採訪的安全問題。 記者安全究竟該如何保障,台灣記者協會會長呂東熹指出,記者在深入災區報導時應該要避免災難的步驟或路線先做好規劃,對於自身安全記者需要自己掌控,報導天災新聞,記者不一定要自己身陷於洪水或其它災難中,記者可以藉由其它方式來呈現災害的嚴重性。 除了記者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外,媒體主管是否有顧慮到記者的安全,以及公司在指派記者深入災區前,是否有提供保險、行前教育以及足夠的資源,這都是值得探討的。 發生自然災害,媒體應秉持自己的責任,做出公正、真實的報導,但在報導新聞與記者安全之間的交界地帶,是需要記者與主管單位的相互溝通、配合,而記者本身也需要跑新聞錢做好事先安全準備,以維護自身的安全。以下就記者採訪災害新聞可能遭受的傷害列表述之: (表1-1) 維護採訪安全成為全球課題 全球記者殉職人數不斷升高,就是對維護採訪安全最沉痛的呼籲,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FJ) 也以實際行動響應,除了催生國際新聞安全學會 (the International News Safety Institute, INSI) 致力推動媒體內的安全文化外,也提出了十點採訪安全準則,提供全球媒體參考。 記者殉職人數攀升 根據圖2-1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journalists,IFJ) 的統計,過去10年來有將近900位記者在採訪中殉職,而2004年是國際記者傷亡最慘重的一年,台灣的台視記者平宗正也列名殉職名單之中。根據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FJ)所公布的國際記者傷亡報告書顯示,2004年以前,全球記者折損率最高記錄的一年為1994年。當年的年終全球記者殉職報告記錄為115人,經過後續追蹤計算高達157人。而截至2004年12月為止,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FJ) 確認全球有34個國家129位各國記者因為採訪過程的工作意外,或是因記者身份而遭到謀殺、暗殺、戰地誤殺或不明原因致死。 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FJ) 秘書長艾登?懷特(Aidan White)指出: 「2004年報告書中所公布的名單為已經確定死亡的記者,期中有許多未確認死因。假如再加上因為記者身份而被各地政權囚禁、失蹤,而非國際記者協會聯盟成員的自由撰稿記者,以及因為戰地或災情採訪導致後遺症而死亡的記者人數,最後的統計肯定會超過現有的129人。」他更強調2004年是歷史上最為血腥的一年,新聞報導的危險性已經到了一個無法容忍的程度,必須盡快得到解決。 國際記者協會聯盟(IFJ)指出,記者工作多是挖掘別人想隱藏的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