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達悟語參考語法 本文為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劃“臺灣南島語言構詞語法相關議題研究-雅美語構詞語法相關議
本文為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劃“臺灣南島語言構詞語法相關議題研究-雅美語構詞語法相關議
題研究”(NSC91-2411-H-126-013-MD)和“達悟語聲韻議題研究﹕重音、介音和重疊” (NSC
93-2411-H-126-013)之研究成果之一,謹此向國科會致謝。
導論 本導論部分內容改寫自何(2000), 暨大電子雜誌第二期(
本導論部分內容改寫自何(2000), 暨大電子雜誌第二期( .tw/ ).
1.1達悟語的親屬關係
達悟語是蘭嶼島上三千八百餘達悟族人之母語,也是臺灣的南島語言中唯一的菲律賓語,屬於巴丹語群(Batanic)。古時巴丹群島(Batanes)為臺灣和呂宋島之間的踏板,達悟族從巴丹群島移居北上,定居蘭嶼島,與菲律賓北端之Itbayaten, Ivatan, Babuyan等語族往來關係密切。
1.2 達悟族名稱之由來
達悟族過去被稱為雅美(Yami)族。雅美名稱之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巴丹島傳說故事,常提到最北方的雅美(dihami),指的是從巴丹島移出,遷至最北的一支,因此「雅美」一詞的來源,較可靠的說法,應是巴丹人對移居至蘭嶼島人的稱呼,而該族群自稱為「達悟」(Tao),即是“人”的意思。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之臺灣南島語系族群簡介網站中,對達悟族之名稱,採取“雅美”和“達悟”名稱並列( .tw/indigene/about_indi/yame/yame_2.aspx)。本文採取當地人習慣之自稱來稱呼其語言為「達悟語」(circiring no tao) 2002年11月1-2日筆者在蘭嶼帶領“雅美語構詞句法”研習營,黃清文先生提出希望學界能以 該族之自稱“達悟”族稱之。。英文名稱則維持國際南島語言學界所習慣使用之名稱Yami。
2002年11月1-2日筆者在蘭嶼帶領“雅美語構詞句法”研習營,黃清文先生提出希望學界能以
該族之自稱“達悟”族稱之。
1.3 達悟族之文化
達悟族以捕魚,種植水芋、甘藷為生,其傳統地下屋建築、飛魚祭、新屋和新船落成禮、及對鬼靈的畏懼態度,在文化上獨樹一幟(蘭嶼﹕飛魚的故鄉 .tw/lanyu)。目前有關達悟族之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社會所圖書館自建資料庫出版品目錄 .tw/ioe/tool/library/index.html),涵蓋範圍極廣,包括﹕口傳文學、歌謠及詞彙之採集記音,以及對喪葬、信仰、父隨子名的升級更名制,社會組織、器物禮俗、屋宅、工作房慶典、大船文化等之描述(參見本文末所附之參考書目)。
2. 音韻系統及拼音原則 本段部分內容改寫自董、何(2000) 雅美語教材。
本段部分內容改寫自董、何(2000) 雅美語教材。
2.1 輔音和元音
達悟語共有20個輔音,4個單元音,4個複元音。輔音(表一之一)、元音(表一之二)音位分析及符號使用,係參考土田滋等人(1987)、李(1992)、何(2002a)之研究,及雅美語新約聖經(1994)之符號使用習慣。表中所列之音位以書寫符號表示。其相對之國際音標,以下將有說明。
表一之一、輔音音位表
唇音
齒齦音
捲舌音
硬顎音
舌根音
小舌音
喉塞音
塞音
p, b
t
d
k, g
’
鼻音
m
n
ng
擦音
v
s, r
h
邊音
l
塞擦音
c, j
顫音
z
半元音
w
y
表一之二、元音音位表
前
央
後
高
i
o
中
e
低
a
達悟語書寫符號之詳細發音 如果你想聽聽達悟語的發音,學幾句招呼語,及有關親屬稱呼、生活起居、自然環境、觀光旅遊 的詞彙,請進入“蘭嶼曙光”網站(
如果你想聽聽達悟語的發音,學幾句招呼語,及有關親屬稱呼、生活起居、自然環境、觀光旅遊
的詞彙,請進入“蘭嶼曙光”網站( HYPERLINK .tw .tw/lanyu/language/index.htm), 由東清村謝
來光發音。
/p, t, k/和/b, d, g/為常見的清、濁塞音,唯/d/為捲舌濁塞音,而/k/在低元音/a/之前後,發音部位會移至小舌位置,發成小舌清塞音[q],例如kanakan [qanaqan]“小孩”。
/’/為喉塞音[?],具有辨義作用(李1992﹕47-49),例如manawey“漁法的一種”和man’awey“拋船的儀式”唯一的差別在於後者有喉塞音。就發音而言,有時喉塞音會與小舌濁擦音/h/產生變異,例如﹕mi’an’anan“信賴”或mihanhanan。但從動詞變化上則能清楚分辨/’/和/h/,例如﹕’agnat “提起來”- to ‘agnata “就提起來”,但hap“拿” - to ngapa“就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