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2外业技术准备
作业仪器要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期限内使用。
3 技术要求
3.1 路基沉降变形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范和文件规定: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
(3)《客运专线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2 技术指标
⑴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测量精度不低于±1 mm;
⑵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⑶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时间。
⑷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筑速率,当坡脚边桩水平位移速率大于5mm/d,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大于10mm/d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填筑恢复到限值以内进行填筑。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布设沉降观测点→埋设观测元件→进行沉降观测→收集观测数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估。 沉降观测流程图见图4.1。
图4.1 沉降观测流程图
图4.1 沉降观测流程图
放置沉降或加速沉降措施
测 量 放 线
沉降板及观测桩埋设
填筑路基
路基面中心及路肩设观测桩
沉降12~18个月
沉降板接长
基床底层填筑
沉降分析
基床表层
观测并分析
填筑路堤第一层
满足要求
暂停填筑或缓填
满足要求
不满足要求
不满足要求
观测分析
5施工要求
5.1观测项目
结合本工程特点、无碴轨道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控制的要求,安排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项目包括:
⑴地基全剖面沉降观测:
在地基表面埋设全剖面沉降管,采用剖面沉降仪采集数据。获取地基总沉降量和沉降变化。全剖面沉降管沿线路纵向按以下方法布置:
沉降板及水平位移观测桩的布置原则
深层沉降观测一般地段沿线路纵向300m设一处,软土、松软土及湿陷性黄土地基每100m设一处,深厚湿陷性黄土及深厚松软土地段每50m设一处;地表沉降一般地段30m一处,松软土、湿陷性黄土地段20m设一处,桥路过渡段及其他过渡段设置两个地表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横断面布设3个观测点,在地面设剖面沉降仪,在路基面中线及左右两侧路肩处设路基观测桩,观测桩采用φ40mm,长1.2m钢钎。
沉降板埋设
按设计要求埋设的沉降板,在路基填筑第一层后即开始埋设。路基第一层填料碾压密实后,测量放出沉降板的准确位置,人工挖除板位土层至原地面。沉降板基础底部先铺设中粗砂,人工整平,并用冲击夯夯击密实,然后安设沉降板,沉降板上分层回填路基填料并夯击密实。沉降板随着路基填筑而不断接长,管周用冲击夯夯击密实,保证不留路基碾压死角。沉降板钢管周围套PVC管,保证沉降板自由沉降,路基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对沉降板的保护。
观测桩埋设
按设计要求,测量路肩观测桩和地表水平位移观测桩的准确位置。采用人工打入钢钎设置观测桩,每根水平位移桩在较远不受路基施工影响的位置埋设两组四根桩,在施工过程中便于检测坡脚混凝土桩的水平位移变化。
⑵路基面沉降观测:
采用钢钎观测桩,高精度水准仪(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观测桩设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肩处。
在路堤完工后,量测路堤和地基总沉降量,计算路堤自身沉降,测试沿线路纵向的沉降变化。
5.1.2松软土地基段路基边桩位移观测采用混凝土桩,经纬仪观测。观测桩沿线路纵向布置按设计要求进行。在路基填筑过程中,量测地基表面侧向位移,指导控制填土速率。
5.1.3深层沉降观测根据地基类型和路基填高在深厚层中埋设分层沉降管、每米设一个观测磁环,沉降管埋置深度根据计算路堤基底以下地基压缩层范围确定,采用分层沉降仪观测。获取地基各层沉降量,校核地基总沉降量。
5.2 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
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澳大利亚为子女提供的在职证明范本澳大利亚签证在职证明.pdf VIP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研究.pdf VIP
- 2014年北京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设备安全管理反思报告.docx VIP
- GBT 43871.1-2024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pdf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VIP
- 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我国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pdf VIP
-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pdf VIP
- 韩国鸡笼山公园东鹤寺建筑空间分析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