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体现了傅山一生功力的结晶所在。可惜佚散的太多了。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后来刘雪崖辑成了《霜红龛集》,摘录了《淮南存隽》原稿,其它如《老子》、《庄子》、《墨子》、《鬼谷子》、《公孙龙子》、《管子》等只是些“零星评语”。 好在解放后山西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象《荀子批注》、《淮南子批注》还发掘出完整的原稿,另外有《庄子批点》、《杂著录》等辑录本。尽管如此,傅山《诸子注解》的挖掘整理还有待更进一步深入。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孔子以前人们无从以之为偶像,孔子本人也没有这种主观的动机,这都是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孔子本人与常人一样,也受到理学家所极端压制的各种欲望的支配,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更没有把义利关系极端对立化,一味否定利。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圣人虽曰,‘视富贵如浮云’,然得之亦若固有;虽曰,‘不以其道得之,则不处’,然亦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今观其相鲁也,仅仅三月,能几何时,而素衣霓裘、黄衣狐裘、缁衣羔裘等,至富贵享也。 御寒之裘,不一而足;裼裘之饰,不一而袭。凡载在乡党者,此类多矣。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李贽不仅反对对孔子个人的神圣化,也反对对与孔子有关的经典的神圣化。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以为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焚书》卷三《童心说》)。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这段话对六经的来源、性质、缺点、神圣化的过程以及对社会消极影响的评判都有其事实根据与合理性,基本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假人之渊薮”并非纯然骂街之语,确实理学利用礼教对人的束缚及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的判断, 揭示了理学的道德主体对艺术精神、情感世界的僭越和压抑,这也是事实,而且这种事实在300多年后的五四运动时期才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所以我们说李贽超越于他所属于的那个时代。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否定了孔子的独尊地位,长期被压制的一些思想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自孟子以来墨家长期受到误解和排斥,李贽对孟子的这种偏见也进行了否定,肯定了墨家兼爱的合理性。李贽云“明言节葬,非薄其亲而弃之沟壑以与狐狸食也。何诬人强入人罪为?儒者好入人罪,自孟氏已然矣”(《李贽文集》未《墨子批选》卷二《节葬下眉批语》)。 他对法家人物吴起、商鞅等人都作了肯定的评价。这在思想上具有解放作用,在学术上开辟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理学家一方面偷偷地用墨家兼爱的思想,一方面还要大力排斥墨子,李贽公开地、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这一点:“兼爱者,相爱之谓也。使人相爱,何说害仁?若谓使人相爱者,乃是害仁,则必使人相贼者,乃不害仁乎?我爱人父,然后人皆爱我之父,何说无父? 若谓使人皆爱我父者,乃是无父,则必使人贼我父者,乃是有父乎?是何异禽兽夷狄人也?岂其有私憾而故托公言以售其说邪?然孟氏非若人矣。赵文肃所谓不深考其所自而轻于立言是也”(《李贽文集》午《墨子批选》卷一《兼爱上》批语)。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李贽的思想中并没有完全否定孔子,而是把他看作一个伟大的常人,在他的思想中也有维护旧道德、旧礼教的一面,他对耿定向的批评在某些方面也适用于他自己,如为了自己思想的超脱而乃至于子女饿死。晚年自己依附于达官贵人,隐身佛寺,使妻子受尽苦难,这难道不是一种残酷吗? 他的批评也免不了过激片面。但就是在这种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也是社会、时代矛盾的反映),用这种带有片面性的语言所呼喊出的声音也深中二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痼疾,尤其在思想领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第三以《藏书》为依托展开对中国历史的重新审视。 “天性喜寂静,爱书史”( 《续焚书》卷二《释子须知序》 ),万历十三年(1585年)李贽隐居龙潭湖芝佛院开始潜心研究历史。他在给朋友的信中透露了有关《藏书》的一些情况: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与创新叛逆 “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批阅,得与其人会觌,亦自快乐。非谓有志于博学宏词科也。尝谓载籍所称,不但赫然可纪述于后者是大圣人,纵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