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愤 知人论世? 【知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今存9300首,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两个未解之情结:一、《钗头凤》中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七十五岁高龄重游沈园,依然写下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二、《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是其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少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打击, “报国欲死无战场”。但他始终坚持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诗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论世】?(结合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首联诗人回忆起了什么事?“世事艰”具体指的是什么? 回忆早年血气方刚,收复中原的豪心壮志。 “世事艰”:奸臣当道,仕途多阻,屡遭罢黜。 题解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思考: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研究讨论,比较分析:比较《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壮志难酬、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书愤》a、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b、白描【“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纯属白描。】? c、对比(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 陆游?沉郁豪雄 课外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 * * 2、对“气如山”的理解:有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明确:应联系上下句来理解诗句,不应断章取义。 应该理解为“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