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1)风怒号( ) (2)高者挂罥( ) (3)沉塘坳( ) (4)倚杖 ( ) (5)俄顷 ( ) (6)布衾 ( ) (7)大庇 ( ) (8)突兀 ( ) 2、解释加点的词。(3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2)卷我屋上三重茅( ) (3)忍能对面为盗贼( ) (4)归来倚杖自叹息( ) (5)俄顷风定云墨色( ) (6)秋天漠漠向昏黑( ) háo juàn ào yǐ Qǐng qīn Bì wù 秋深 几层茅草 竟忍心如此 拄着拐杖 一会儿 黑下来 3、默写填空。 (1)茅飞渡江洒江郊, ,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4、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布衾多年冷似铁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用一个词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词不超5字)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 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6、重点问题探究。 (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7、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 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无知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就作者来说是无可奈何的。 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是当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发动的反叛朝廷的叛乱,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 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当时人称“诗圣”。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B 综合提升卷 1、给下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