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觉得对孩子是好的,孩子却不领情?.docVIP

为什么我们觉得对孩子是好的,孩子却不领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我们觉得对孩子是好的,孩子却不领情?   中秋节小假期,再加上秋高气爽,很多父母都带孩子外出玩耍。   在放假的第一天,我就见到小区的一对父母带着3,4岁的女儿要到公园玩。出小区门口前面不远处是一个长长的花坛。小女孩走上了花坛上窄窄的水泥堤,就像走平衡木那样,好几次由于身子摇晃踩不准掉了下来。   旁边孩子的爸爸生气了:“你到底还去不去玩啊?磨磨蹭蹭的。”孩子的妈妈也在一旁催:“快点!这孩子怎么不懂事!”   小女孩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但还是听话地从水泥堤下来,牵着爸妈的手走了。   想起去年,有一次我带孩子外出,也是经历了上面这对父母的情形,虽然我的催促没那么粗暴。当时我也在催孩子赶紧走,刚好路过的一位老人过来关切地问:“带孩子出去玩吗?”   我说是。   “既然打算带孩子玩的,孩子走水泥堤也是玩啊,说不定他觉得走水泥堤比上公园更好玩呢。”   老人的话让我怔住了,原来我的心思一直放在我认为好玩的公园上面,忽视了走水泥堤也是孩子快乐的时光,既然已经计划了整天陪孩子玩的,为啥当孩子在玩的时候我却不停地在一旁催呢?想想真是愚蠢至极。   有多少父母,一直把自以为的“好”推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正在享受中的他们认为的那些“好”呢?   有位老师说,有一天他看到儿子和邻居小伙伴在足球场踢球,两个孩子站在球门前面轮流踢,玩得不亦乐乎。   他觉得两个孩子可能是不懂踢球,体会不到真正踢足球的乐趣。他参与到两个孩子的踢球中,告诉孩子们一些踢足球的规则,然后跟他们踢球、传球、射门。   没多久邻居小伙伴走了,他儿子“哇”一声哭了,说再也不跟爸爸玩。   他觉得莫名其妙,在多次追问后,儿子才说出了原因,因为孩子觉得爸爸的踢法不好玩,爸爸破坏了他们的乐趣,他们觉得站在球门前轮流踢更好玩。   记得有个电视剧,说的是一位奶奶买了一个玩具回家,打算送给前来庆祝自己生日的孙子小图,没想到在外地旅游的外孙小豪跟爸妈也回来了,两个孩子一看到玩具便争抢。   正在大人们打算再买一个玩具的时候,小图决定不要玩具,而是要玩具的包装纸,是那种两手轻压会噼啪作响的透明的塑料纸,他将玩具给了跟自己争抢的小表哥。   回自己家的路上,妈妈说小图蠢,只选了包装纸,还说孩子爸爸的家人欺负小图老实。   孩子爸爸听得有点不耐烦不理会妻子,而是回头轻声问小图:“告诉爸爸,你觉得玩具好玩还是包装纸好玩?”小图说包装纸更好玩。   面对小图的回答,妈妈还是不相信,说小图一定在撒谎,因为太懂事所以把玩具让给了表哥。   最近有个妈妈说,她6岁的儿子交了“坏朋友”,这个“坏朋友”调皮、捣蛋,还喜欢捉弄人,有一次竟然用剪刀给她儿子剪了个癞头,头皮都被刮伤。   这位妈妈很生气,不准儿子再跟那个调皮的小男孩玩,还竭力让儿子跟邻居一个文静的小男孩一起玩。但是她儿子觉得文静小男孩太无趣,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坏朋友”玩,让妈妈很抓狂。   孩子的爸爸也因为担心儿子,便找儿子谈话,儿子说“坏男孩”不坏,他虽然调皮捣蛋,但他很有趣,会说精彩的冒险故事,还勇敢、讲义气。其他小朋友跟“坏男孩”一起玩也总是很高兴。头皮刮伤是因为跟“坏男孩”玩开发廊的游戏不小心自己弄伤的。   爸爸叮嘱儿子以后不要玩刀具后便不再阻止。   有一笑话,说的是一农民到城里拜访亲戚,被富裕的亲戚请吃饭,点菜时亲戚跟服务员说吃鱼翅,农民一听不悦,认为亲戚太吝啬,趁亲戚上厕所时,偷偷把鱼翅改成了鱼肉,还让服务员撒谎说鱼翅卖完了。吃完了鱼肉餐后,农民还暗自庆幸自己聪明。不要用大人的主观判断破坏了孩子心中的兴致,把自以为是的“好”推给孩子,跟农民盲目地把鱼翅换成鱼很相似。   大人眼里的“好”,在孩子看来,可能远不如大人认为的那样好,相反,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关注点和乐趣,虽然这些“点”在大人看来可能无趣、不值得一提,却是让孩子沉醉其中、忘我投入的大乐子。那是因为孩子们独特的视野和探索精神,让他们源源不断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快乐。所以“己所欲亦勿强加于人”,否则父母便变成了变相的野蛮人,带给孩子们的,将是心灵的束缚。   尊重、不强加,尊重孩子的想法、看法、做法,不以成人的目光批判孩子的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经常感同身受地感受一下孩子们的小快乐。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我们不能不理解。做个宽容和善解人意的好父母吧,保护好孩子的精神世界,并让他们乐在其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