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概论 公共任意选修课程 共32学时 第二章 城 市 性 质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 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 中的分工和职能。 城市性质应该体现城市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 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对于城市性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 畴内。城市职能是多方面的,城市性质只能是城 市主要职能的反映。 取水构筑物设在水源地。取地表水有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移动式等型式;取地下水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和渗渠等型式。选择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主要考虑地形、水质、水文、冰凌、地震、地质等因素。 取水口应选在能经常取得足够的水量和较好水质,不被泥沙淤积、堵塞的地段。 取水构筑物占地不大,但周围必须设防护地带。 (三)净水工程的位置和用地要求 常用的净水工艺包括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净水构筑物都设在水厂中。 水厂的位置一般尽可能地接近用水区。也可以将水厂设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在靠近用水地区另设配水厂进行消毒、加压。水厂应位于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取水口尤其应设于居住区和工业区排水口的上游;并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水厂厂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以降低工程造价。 (四)给水管网规划 给水管网由输水干管和配水支管组成。管网布置形式有两种:树枝状和环状,实践中往往两者结合布置。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 管网布置应根据城市地形、城市规划或发展方向、道路系统、大用水量用户的分布、水压的要求、水源位置以及与其他管线综合布置等因素进行规划设计。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估算城市总排水量;研究雨水排除;污水性质及处理方法;选定污水处理厂位置;布置排水管网。 (一)城市排水量的估算 城市总排水量包括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雨水量。 1.生活污水量:一般可采取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数值; 2.工业废水量:包括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应分别估算。 根据各工厂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过程来 决定,由工厂提供数值。 3.雨水量:根据降雨强度、汇水面积、径流系数计算 而得。 (二)排水工程的组成和排水系统 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两部分。 排水管道作用:收集、输送、排放污水; 污水处理厂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 排水制度:一般分为两种: 1.分流制 用管道分别收集雨水、污水,各自单 独成为一个系统。 2.合流制 只埋设单一的管道系统来排除雨水 和污水。 排水制度的选择应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加以确定。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1.截流布置;2.扇形布置; 3.分区布置;4.分散布置。 选用哪种排水系统布置形式,应根据地形、土壤、管道出水口位置等因素而拟定,并需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与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相配合。通常是几种不同的形式混合应用,一个城市往往有几个排水系统。 (三)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用地要求 1.污水处理厂的内容 污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有沉砂、沉淀、曝气、生物过滤、消毒等,由各种处理构筑物来进行处理,另外,污水处理厂内还设有化验室、泵房、仓库、办公室等辅助建筑物。 2.污水处理厂的用地选择 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位置靠近河道,布置在城市水体的下游;离开居住区并有一定宽度的隔离带;用地满足污水处理厂对地形、地质的要求。 ? 三.城市电力系统规划 (一)电力系统规划的内容 1.城市电源的选择; 2.分期负荷及电力平衡; 3.发电厂、变电所、配电所的位置、容量及数量; 4.电压等级的确定; 电压等级分三类: 第一类额定电压:100ν以下,用于安全照明等的操作电压; 第二类额定电压:100ν以上,1000ν以下,低压动力与照明; 第三类额定电压:1000ν以上,用于高压设备,发电,输电。 5.确定高压线走向、高压走廊的位置、低压接线方式; 6.电力负荷分布图。 7.电力系统供电总平面图。 (二)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用电增长的要求; 2.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特别是电压的要求; 3.节约投资及运营费用,减少主要的设备和材料消耗,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