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卷 第 3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3, No.3
2013年5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y,2013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3.03.12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3)03-518-08
甘肃南部公元1824年以来降水重建
刘昶智 勾晓华 方克艳 刘文火 曹宗英 赵志千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兰州 730000)
摘要 通过对甘肃南部腊子口的油松(Pinustabulaeformis)进行树木年轮分析,首次建立了研究区 1824~2011年
标准化年表(STD),并与邻近的岷县气象站降水和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年表与上一年 8月到当年7月
的总降水(p8c7)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644(p<001)。据此建立树轮指数与降水量之间的转换方程,该方
程解释了实测期415%的降水(1952~2008年),并通过一系列稳定性检验,进而重建研究区 1824~2011年间 188
年以来的降水。对重建结果进行 11年滑动平均,结果表明,共出现 3次极干旱期,分别为 1900~1902年,1926~
1930年和 1997~2000年,尤以1997~2000年最为严重,极干旱期占到重建期的638%,而极湿润期只有 1937年,
仅占053%。与邻近区已有的研究对比后发现,1920s~1930s干旱事件在研究区以北区域更为严重。重建结果与
赤道东太平洋、中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SST)呈显著负相关(p<01),说明研究区干旱变化与海温存在遥相关关
系;多窗谱分析(MTM)结果表明降水存在2~3年和7年周期。ENSO事件时,东亚季风减弱,位于季风边缘区的甘
肃南部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
主题词 甘肃南部 树木年轮 降水重建 多窗谱分析 海表温度
中图分类号 P337 文献标识码 A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 轮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本文将通过研究树
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树木年轮具有连续性 木年轮,探讨甘肃南部地区树木对气候变化响应特
强,分辨率高,复本易得等特点,在全球变化研究中 征,并进一步重建研究区过去 188年的降水。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北半球过去近千年温度变化
[1] 1 研究区概况及年表的建立
重建 ,美国西部5000多年树轮年表中蕴藏的火山
喷发信息的提取[2]等充分利用树木年轮在气候变 研究区位于甘南藏族 自治州迭部县腊子乡
化研究中的潜力。 (3339°~3420°N,10255°~10404°E),采样点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深受东 位置如图1所示,详细信息见表 1。两个采样地
亚季风影响,加之地域广阔,地理资源丰富,是研究 (Lzk01和Lzk02)直线距离约 10km。甘南藏族自治
树木年轮的理想地区。目前我国树木年轮研究主要 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
集中干旱和半干旱[3~13]、青藏高原寒旱区[14~19]、秦 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秦岭
[20~22] [23] [24,25] 的最西段穿州而过,把甘南一分为二,靠北的属于黄
岭地区 、西南横断山脉 等,其他地区
也开展了部分工作。 河流域,而靠南的为长江流域,腊子口地区属于长江
甘肃南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 流域。根据采样点附近的4个气象站记录(图1),
[26] 该区多年平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5_4.0kaB.P.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条件限制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酋邦社会产生.pdf
- 4Ma来澳大利亚西海岸带的环境变化历史及其与印尼贯穿流的联系.pdf
- 8.2_6.2kaB.P.海平面变化对海南岛周边潮汐的影响.pdf
- 9.6_6.0ka B.P.阿曼降水重建及其与中国南方降水的对比.pdf
- 14ka B.P. 以来巴里坤湖区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pdf
- 15Ma以来海陆记录的轨道-构造尺度东亚季风的演化以及西北内陆的干旱化.pdf
- 18.7万年前的高速远程古滑坡:来自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体上覆黄土光释光(OSL)测年的证据.pdf
-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pdf
- 27万年来南海南部上部水体结构和古生产力变化的古海洋学记录.pdf
- 86 Sr变化记录大气粉尘活动历史.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