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
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经济目标。在我
国,经济结构优化也是重要调控目标。
(1)物价和国际收支为稳定指标、经济和就
业 为增长指标
(2)实际经济增长围绕潜在经济增长波动,
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
(3)中国的四大经济指标组合:经济9%-11%
左右,CPI为3%左右,失业率5%左右。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大手段,在我国还要
法律和行政手段(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
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
产品质量标准)
(1)财政收入(税制)、财政支出、财政赤字
(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
(M1, M2)。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操作、法
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信贷规模
控制、窗口指导
(3)法律和行政手段
3、支出法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
(1)投资:15%-25%
(2) 消费:实际零售额增长10-12%左右
(3)进出口:保持一定顺差
4、生产法:一、二、三产业总量和结构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5%左右
5、收入法: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企业利润
6、商品服务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投资价格、
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国民生产
总值平减指数等
7、资产价格: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工
业、能源(电力)、投资、零售额、出口、进
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贷款。
9、我国经济发展的决策机制
二、2003年以来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和面临的问题
(一)从2002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出现了高增
长、低通胀的特征
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2006年分别增长10%、10.1%、
10.4%和11.1%(11.6%)的基础上,2007年 11.4%
(11.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24.96)
万亿元,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
位;
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稳定性之高在中
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92-1996年,五年经济增长
12.4%,物价12.1%,速度最高为14.2%,最低为10%,
cpi最高为94年24.1%。2003-2007年, 物价上涨2.4%。
原因:世界经济同步增长、全球化带来的资源配置效
率、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程度提高、以住房、汽车为
支柱的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二
元结构存在带来的劳动力剩余(刘易斯拐点)等。
2003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
到2007年达到经济周期的顶点开始,出现了经济下滑
和物价上升的局面。
(二)当前的经济形势(2008年上半年)
1、经济在2007年二季度达到12.7%的本轮高点后,经济
增长由偏快向正常区间回归,社会总供求关系朝着有
利于抑制物价大幅度上涨的方向变化。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
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个点,二季度10.1%,
上半年增长10.4%左右,回落1.8个点,已接近或低于
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月增长16.3%,同比下降2.2个
百分点
2、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明显缓解。
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同期加
快0.1个百分点。扣除投资价格8.6%,实际增长速度
在15.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4%,同期
加快6个点,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2.9%,与上年同
期基本持平。
1-6月,出口增长21.9%,回落5.7个点。进口增长
30.6%,加快12.4个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
减少132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