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酒酿造工????一级?论文
黄酒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林加华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沈永和酒厂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黄酒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林加华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沈永和酒厂,绍兴 312000)
摘 要:对加饭黄酒的机械化大罐发酵过程进行了跟踪取样, 采用了毛细管气相色谱并结合自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对其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发现了香气成分中部分醇类、酯类、醛类和酸类各自特殊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关键词:黄酒;香气成分;发酵;静态顶空
黄酒的酿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多种微生物对发酵原料的共同作用完成的。其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香气物质构成了黄酒的骨架香味,整个发酵过程基本决定了黄酒的风格。对于生产实践中,仅通过常规的理化指标来控制发酵过程的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其香气成分的变化来了解黄酒醪液成分的变化,以及该批发酵原酒质量的高低。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黄酒在发酵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主要是跟踪发酵过程中的基本理化指标(酒精度、糖度、酸度)的变化,此外重点关注的就是发酵醪的酸败[1]和PH变化的研究[2]。但是对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较少,缺乏基础数据。
由于黄酒的成分比较复杂,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醇、酯、醛、酸)的检测方法也较复杂,主要方法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气相色谱法[3]。如鲍忠定等[4]用乙醚萃取法前处理黄酒后,直接进样测定醇 、酯 、酸 、醛等化合物, 此外还有郭翔 [5]采取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来分析测定黄酒中挥发性物质。本实验采用自动静态顶空方法,对黄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成功地对黄酒香气中近20种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糯米: 市售;麦曲、酒母:公司自制。
成品酒为一年陈加饭黄酒。
气 无水酒精和 NaCl 为 A.R.级, 其余标样均为 GC 级。
(二)仪器
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 6890N; 色 谱 柱 DB- WAX30 m×0.32 mm×0.25 μm; 顶空进样器 HP- 7694E。发酵设备为60吨发酵罐。
(三)方法
1、发酵过程跟踪
对加饭酒的机械化大罐发酵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本实验发酵过程分为前酵和后酵,时间总共为10天,期间每隔1~2天对其中2个大罐进行取样分析,实验结果为2个大罐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发酵结束后,将发酵醪压榨煎酒,并进行陈酿直到成品酒。
2、色谱检测
柱温:起始柱温40℃,保持5min后以10℃/min,速率升温至230℃,并保持7min;顶空条件:在20ml,顶空瓶内加入10ml 黄酒和3gNAC1,混匀后在50℃,平衡30min;检测器:FID,氢气40ml/min,空气,450ml/min;检测器温度250℃;载气:高纯氮,流,速1ml/min;采用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1。
二、结果与分析
从发酵过程的检测数据来看,乙醇大部分是在发酵前4天产生的, 之后乙醇浓度还会缓慢上升。甲醇的浓度也是随着发酵过程缓慢上升。但是高级醇包括苯乙醇等都是在发酵第2天其浓度就达到了一个顶峰(见表1),之后其浓度就基本维持在该浓度范围左右,并且成品酒中高级醇的浓度也只是稍高于该浓度范围, 说明陈酿过程中醇类的浓度变化不大。
醛类的变化趋势则与醇类完全相反(见表2),发酵刚开始时,醛类物质的浓度都比较高,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醛类被迅速消耗, 降低到很低的浓度。而成品酒中,各种醛类物质的浓度都远远高于发酵结束时,如苯甲醛、糠醛等在发酵过程中浓度都几乎为零或低于仪器检测限,但是在成品酒尤其是陈年酒中的浓度却非常高,因此,黄酒中的醛类物质主要是在陈酿过程中产生的。此外,乙缩醛是由乙醛和乙醇经醇醛缩合反应产生的,受各物质浓度的影响,并且受温度强烈的影响[6],其变化就显得没有规律。
乙酸的浓度也是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而增加的,其变化过程见图 1。部分乙酸是酵母在代谢糖的过程中产生的,此外,黄酒发酵过程中存在的杂菌也会产大量的乙酸[7]。
黄酒中的酯类化合物非常丰富,可分为中低沸点的酯类和高级酯,其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见表3。其中,中低沸点的类(主要是乙酸乙酯)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增加,而高级酯类(主要是乳酸乙酯和丁二酸二乙酯)则增加得非常少。如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浓度都是略微上升的,但增加量少,甚至丁二酸二乙酯的浓度基本为零或低于仪器检测限。
当发酵过程结束时,乙酸乙酯与甲酸乙酯等中低沸点的酯类,其浓度与成品酒中的浓度相接近。但是,高级酯类如乳酸乙酯和丁二酸二乙酯的浓度还远远低于成品酒中的浓度,因此可以表明,高级酯大部分是在黄酒陈酿过程中产生的。
三 结论
(一)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黄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考学习资料 建筑环境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第02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 .pdf VIP
- 小学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市政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案11.doc VIP
- 遗传学英文课件:11 群体遗传学英文课件.ppt VIP
- 质量保证措施通用版.docx VIP
- 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高清版)B-T 40788-2021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风能 港口与海上作业.pdf VIP
- 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