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PAGE
?一、总沦
1.肌的形态及构造 肌附着于骨,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是横纹肌纤维,色红、柔软且有收缩能力,肌腹外包裹有肌外膜。肌腱主要是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无收缩能力,多位于肌腹两端,附着于骨。扁肌的腱性部分称为腱膜。
依据肌的形态分为长肌(多见于四肢)、短肌(多位于躯干深层)、扁肌(多见于胸腹壁)和轮匝肌(位于孔、裂周围)。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附着于两块以上的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牵拉骨产生运动。通常将接近躯体正中面或肢根的附着点称为起点,另一端作为止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为定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为动点,肌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肌大多数配布于关节周围,每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一组作用相反的肌,每个动作都是由许多肌共同来完成。在运动中作为主要作用的肌为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同的肌为协同肌;在同一关节的两侧作用相反的肌是拮抗肌;对附近关节起固定作用,以防止原动肌产生不必要动作的是固定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互相协调又互相配合。
肌的命名
依据肌的形状、位置、起止点和作用等命名,如依据作用分为屈肌、伸肌、收肌、展肌、旋后肌和旋前肌等。
??4.肌的辅助结构 在肌周围有许多辅助装置以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作用,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
(1)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位于真皮深面,包被整个躯体,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脂肪组织、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管等。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裹肌、血管和神经等。
(2)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摩擦。有的滑膜囊位于关节附近并与关节腔相通,如髌上囊。
(3)腱鞘包裹于肌腱外面,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使肌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并减少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腱鞘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纤维层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形成的纤维性管道,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滑膜层位于纤维层内面,由滑膜构成,为双层圆筒状结构。滑膜层的内层包裹于肌腱表面;外层贴于纤维层的内面和骨面,两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肌腱可在鞘内自由滑动。
二、躯干肌
??
?
躯干肌分为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会阴肌(包括盆膈)详见生殖系统。
1.背肌 位于躯干后面的肌群,肌的数目众多,分层排列,可分为浅、深层。浅层主要为扁肌,如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均起自脊柱,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深层位于棘突两侧的脊柱沟内,主要是竖脊肌。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背阔肌为全身最大的扁肌,位于背下部及胸后外侧,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肌束向外上方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底。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肩胛提肌位于项部两侧、斜方肌的深面,起自上4个颈椎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作用:上提肩胛骨。
菱形肌位于背上部的斜方肌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略向上。
竖脊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侧和脊柱两侧的沟内,位于上述肌的深面。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向上分出三组肌束,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2.颈肌 依据部位分为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三组。
(1)颈浅肌群 颈阔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被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汇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作用:一侧收缩使头部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部后仰。
(2)舌骨上、下肌群 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颌骨、颅底之间,每侧4块肌,即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茎突舌骨肌。作用:上提舌骨,并可使舌升高,因而能协助推进食团入咽。当舌骨固定时,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均可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
舌骨下肌群位于颈前部,舌骨下方正中线的两侧,居喉、气管和甲状腺的前方。每侧4块肌,即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并靠近舌骨。
(3)颈深肌群 分为内、外侧群。外侧群位于脊柱颈段的两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l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前、中斜角肌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文桥中学少年宫素描组活动计划.doc VIP
- 家电生产产品检测员岗位责任制.doc VIP
- 火灾报警控制器标准GB4717-2024专题培训.pptx
- 缓解学习压力与调整心态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docx VIP
-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三年级第9课 避暑胜地莫干山 课件.ppt VIP
-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主题一 2.我做非遗小传人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