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doc

教育部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 概率初步 2004.6-2004.8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学习随机变量及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事件在给 定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等概念. 我们还将学习用二 项分布、超几何分布基本模型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离散随机现象的规律. 最后, 我们介绍了正态分布的初步知识. I know of scarcely anything so apt to impress the imagination as the wonderful form of cosmic order expressed by the ``normal curve. The law would have been personified by the Greeks and deified, if they had known of it. It reigns with the serenity and in complete self-effacement amidst the wildest confusion. The huger the mob, the greater the apparent anarchy, the more perfect is its sway. It is the supreme law of Unreason. … Whenever a large sample of chaotic elements are taken in hand and marshaled in the order of their agnitude, an unsuspected and most beautiful form of regularity proves to have been latent all along. --- Francis Galton ¤ 一些注意事项 还须仔细修改笔误、润饰文字语言等; 一些数学曲线的颜色怎样选择方便 于印刷出版请通知我进行处理; 一些图片只是示意, 请专门的老师负责进一步处理.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两个很基本的概念: 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 布(列). 在概率论中, 为了研究随机现象的客观规律, 我们往往先引入适当的 随机变量, 这样, 对随机现象客观规律的研究就相应地转化为对随机变量的分 布的研究. 1.1 什么是一个随机变量 问题提出 一个随机现象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可以是很具体的东西, 例如, 从一个班级 中任意挑选出来的一位同学; 投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两次所得的结果等. 对这 些具体的东西, 我们往往感兴趣于它们的某个或某些特征. 例如, 对一名任意 挑选出来的同学, 我们可能关心它的性别、年龄、身高或体重等; 对于投掷骰 子两次所得的结果, 我们可能关心两次掷得的结果是否相同, 或两次所得点数 之和, 或所得点数中较大者等. 我们下面先来考虑两个具体的例子. 例 1.1 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 所得结果可能为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为了不同的目的, 我们可能关心这两次投掷中``正面朝上的次数 或这两次投 掷``所得结果是否相同. 下表给出了这两次投掷可能的结果及其对应的特征. 两次投掷可能结果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正面朝上次数 0 1 2 3 所得结果是否相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相同 表1 连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所得结果及其对应特征 两次投掷中正面朝上的次数是可以度量的, 因而可以直接用数值来表示; 而两次所得结果是否相同是定性的, 我们不能直接用数值来表示. 为了数学 上处理的方便,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来表示``相同 和``不同, 如0=``不 同, 1=``相同. 这样, 表1实际上给出了硬币的两次投掷所得的结果与数的 两种不同的对应(参图1.1). 例 1.2 连续投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两次, 共有如下66 = 36种可能的结果: 这里, 一对数如 (3,4) 表示投掷一颗骰子两次所得的一个可能的结果, 其中第一个数 3 表示第一次掷得 3 点, 第二个数 4 表示第二次掷得 4 点. 如前述, 我们可以考虑这些结果的许多特征. 我们下面只考虑两次所得的点数之和. 这时我们将每一个具体的投掷结果都对应于一个数. 两次投掷所得可能的结果与点数之和的对应见表1.1. 抽象概括 在上面的叙述中, 我们将一个随机现象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对应于一个数值. 我们将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 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X 、Y等来表示一个随机变量. 例 1.3 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 用X 表示这两次投掷中正面朝上的次数, 则X 是一个随机变量.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