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元大都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元大都 第一节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大都的建立 第二节 大都的交通运输与经济 第三节 大都的文化与宗教 第一节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大都的建立 二、大都城的规划和兴建 三、大都城的布局 一、蒙古族的崛起和南下 一、蒙古族的崛起和南下 北魏时期称失韦。辽金时期称蒙古 生活于斡难河畔的乞颜部首领铁木真于1189年称汗,1206年春,他在全蒙古贵族议事大会上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起大蒙古国。 创建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度,将全部牧民编入其中,设95个千户长,每千户之下设百户长、十户长。 2。对金朝的战争 徒单克宁:“承平日久,今猛安谋克其材武已不及前辈,万一有警,使谁御之?” “政乱于内,兵败于外,其灭亡已有征矣。”(金史) 1215年,中都陷落。 1260年,三月忽必烈废选汗制度,在开平即大汗位,年号中统。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元史卷119霸突鲁传)。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3。两京制度的建立与统治重心南移 1272年在中都城北建新城,改中都为大都。 1271年十一月建国号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 和林 上都 大都 都城的转移 元朝皇帝每年春秋两季往返于上都与大都之间 二、大都城的规划和兴建 1. 城址的选定 2. 大都的兴建 3. 大都城规划思想 “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绝,” “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燕城书事) “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金台集) 忽必烈即位之初,每次来燕京并不住在燕京城内,而是住在燕京郊外的金代行宫万宁宫中。 “渎山大玉海” 1. 城址的选定 刘秉忠(1216-1274),邢台人,少时为僧,名子聪,号长春散人。他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雍《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 “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元史世祖纪十) 1261年开始筹备,1267年动工兴建,1272年建成宫城,1276年建成大城,1283年将政府、商铺、税务机构等迁入新城内。1284年建立留守司和大都路总管府,负责管理大都。1285年,修建工程基本完成 。 2. 大都的兴建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 《周礼·考工记》) 1.符合周礼的设计 太庙上梁文:越皇居之肇造,必宗庙以为先。 周易:天地之数,阳奇阴偶 2.周易思想的影响 “重险,陷也” 清人朱彝尊:元之建国,建元及宫城门之名,多取易乾坤之文。 3. 大都城规划思想 《日下旧闻考》:殿曰大明,曰咸宁。门曰文明,曰健德,曰云从,曰顺承,曰安贞,曰后载,皆取诸乾坤二卦之辞也。 健德门,位于西北乾卦,《易》:乾者健也,刚阳之德也。 《析津志》:坊名,元五十,以大衍之数成之,名皆切近。乃翰林院侍书学士虞集伯生所立。 仪文制度,遵用汉法 易之大衍何数也,圣人之奇数也。天数二十五之合为五十。 中心台 独树将军 《析津志》:“世祖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遂封为独树将军”。 “中心之台” 《析津志》:“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 三、大都城的布局 1.外城墙的结构 2.宫城和萧墙 3.原庙 4.街坊布局 5.中央官署的分布 6.大都城内的市场分布 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之阴,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九年,改大都。……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 大城,呈长方形,南北长7600米,东西宽6700米,周长28600米。约50平方公里,史称城方60里。 城墙用夯土筑成,基部宽24米,内用永定桩,和横木,底宽、高、顶宽的比例是3:2:1. 1.外城墙的结构 光熙门 崇智门 齐化门 文明门 丽正门 顺承门 平则门 和义门 肃清门 健德门 安贞门 哈达大王府 《析津志》:“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