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导论+第8讲.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第八章 环境考古学研究 一、大环境与小环境 二、植物遗存与环境 三、动物遗存与环境 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章参考书目: 1、*Kolin Renfrew Paul Bahn, Archaeology :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P195-228, Thames and Hadson Ltd., New York, 1991. 2、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学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3、K. V. Butzer, Environment And Archaeology, Aldine Pub. Co., Chicago,1964. 4、M. A. J. Williams等著,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徐馨等:《全新世环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环境考古学是在新考古学的倡导下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美国人布策尔1964年《环境与考古学》(Butzer, K. W. 1971. Environment and Archaeology (2nd ed.),Aldine, Chicago) 发表,是前期的总结之作。三十年来发展至为迅速, 现已有地学考古、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生态考古学 等分支学科。 我国环境考古研究开展也不晚,但作为一个考古学的 分支学科的出现还只是近十年的事,如第一次环境考 古学会大会召开于1990年,出版《环境考古研究》。 现正出《中国环境考古学》。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第四纪以来 连续不断的沉积物,这主要就是深海沉积物、极地冰层和黄土 三大气候信息库。深海沉积物的沉积速度非常缓慢,通常每千 年有几厘米,主要是由微小生物的介壳构成的软泥,这些微小 生物主要是生活在海水表层的有孔虫一类浮游生物,死后沉到 海底。对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的介壳形态、氧碳氮同位素和一 些有机物脂肪酸(冷则不饱和酸增加)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 期海水表层的温度和含盐度。从太平洋深海提取的21米长的岩 芯可得到200万年来的气候记录。两极地区每年的降雪被压实 后就会形成一个冰层,冰层所含的粉尘、空气和水分子都是研 究的对象,尤其是O16和O18比值的研究可得出下雪地点的当 时气温。黄土是世界上经常见到的风成堆积物,其分布占地表 的10%,主要见于中欧、北美和中国北方,在中国就有44万多 平方公里,其堆积在陕甘一带最厚,著名的洛川剖面厚135米, 可分为不同时期的多个层次。对黄土的粒度、磁化率、碳氮 同位素和包含其中的植物硅酸体、孢粉、蜗牛化石等气候敏 感物的研究,可得到详细的气候事件发生情况。 上述研究的结果已经建立起了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的详细的曲线。 中国第四纪环境的大格局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起奠定了中国第四纪环境的大格局。 在第四纪之初,青藏高原有1000-2000米,随后隆起迅速, 阻断了印度洋向东北输送的水汽,改变了行星风系,使 中国东南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的季风气候区。 形成了青藏高原寒冻剥蚀系统(冰川、冻土寒冻风化)、 蒙新极干旱风化残积系统(风营力为主、残留沙漠、戈壁)、 晋陕甘干旱大气沉积黄土系统(风成,流水侵蚀)、 辽冀沉降平原系统(堆积作用为主)、 南方古老风化壳系统(化学风化为主,红土风化壳) 滨海大陆架淹没系统(接受河口、海洋大气沉积) 等6大环境系统。 这种环境格局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全新世有三大气候敏感带:长城一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岭一线,分别为农牧采集经济的分水岭。 孢粉 花粉产于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孢子是蕨类和低等植物分散的个体。 根据孢粉外壁形态一般可鉴定到属或科一级,个别可鉴定到种。 植物总要产生孢粉,但数量多少不同,要受种和位置、 气候的影响,但孢粉量大的植物最具代表性。 孢粉一般能保存,但不耐碱。孢粉研究不仅要鉴定, 还要考虑它产生、扩散(风、水、虫)、沉积、 沉积后的变化和采样提取等过程,否则结论有危险。 植硅石 又叫植物硅酸体、蛋白石等。 高等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硅,在植物细胞内和细胞间 以水合硅形式沉淀,其形态记录了植物细胞的形态。 不同植物硅酸体含量不同,草本植物含量最高。 于孢粉相比其沉积的地方性要强。 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可鉴定到属甚至种。 禾本科为一年性或季节生长的植物,对气候变化敏感。 通过孢粉分析研究古代环境和气候的变迁 植物考古学研究不同方法进行浮选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