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ppt

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单学 何满子 15.本文批判的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6分) 以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为衡文标准的名单学。 社会地位2分,知名度2分(答按资按名,也可给4分),对象2分(一定要明确范围“文场的”) 例1:在文场中编者按资按名排列文章次序。(4分,对象没有明确,如果加上“的做法”“的现象”等可给满分。) 例2:在集会时,按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资产等给人排名(0分,对象完全弄错。) 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曝晒/铺面房 矗立/相形见绌 弦乐器/馋涎欲滴 B. 傲慢/拗口令 辗转/龙车凤辇 工薪族/生卒年月 C. 勘测/看家戏 笺注/熏陶渐染 纵剖面/不偏不颇 D. 媲美/庇护所 昙花/弹冠相庆 局域网/卖官鬻爵 A (A.pù,chù,xián;B.ào,zhǎn/niǎn,zú;C.kān,jiān,pōu/pō;D.pì/bì,tán,yù)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讲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 ,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先生 ▲ ,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 ▲ 地背诵下去了。 A. 前瞻后顾 博闻强记 连篇累牍 B. 左右顾盼 旁征博引 连篇累牍 C. 前瞻后顾 旁征博引 成本大套 D. 左右顾盼 博闻强记 成本大套 答案:D 前瞻后顾: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左右顾盼:同“左顾右盼”。犹豫;东张西望,贬义;褒义,很精神。(“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贬义。 成本大套:指(典籍)整本地整章地背诵。 3.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沙发漫游”。(不超过20字)(5分) 近年来,“沙发漫游”(Couch Surfing)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经济拮据的青年人的青睐。沙发漫游者会加入专门的网站,并尽可能多地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从而在那些愿意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的会员家里打地铺或者睡沙发,或跟他们换房旅游。这类网站通常会通过安全认证程序,比如核实姓名和地址,推荐和担保某位会员为可靠房主或房客。 沙发漫游是 ▲ 通过专门网站获得免费住宿的旅游方式。 (“通过专门网站”2分,“免费住宿”2分,“旅游方式”1分) “通过网站”得1分;写成“在会员家里打地铺、睡沙发、换房”,缺少概括,不给分。 例1:通过在会员家打地铺、睡沙发来降低成本的旅游。(0分) 例2:经济拮据青年人喜欢的通过网站新型旅游方式。(2分) 例3:在网站会员家借住或换房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3分) 例4:通过安全认证的网站换房、借宿的新型旅游方式。(4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 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一个直截了当地说: ▲ 一个打了个比方说: ▲ 内容:只要肯定练字,均可。形式:第一句一定要直接。第二句比喻要恰当。 注意:两句话角度如果统一,则只能给一句的分数。 例1:书写规范保证交流的通畅。(2分) 字是人的脸,体现一个人的品行态度,需要重视。(2分) 例2:一个人连定下心来一笔一划的写字都做不到,将来也难有成就。(1分) 一个人的字就像他的另一张脸,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2分) 例3:作为一名研究生把字练好是十分必要的。(0分) 学生把字写好就像鸟把巢筑好十分重要。(0分) (两句均未讲出道理,且第2句比喻不恰当。)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7A] 文:文采 参知政事:名作动 以:因为 改:改授(他) 王公神道碑铭(欧阳修) 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5A]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