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 -
文言句式复习教案
石家庄二中西校区 楚新婧
教学目标 :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辨别特殊句式的类型并掌握
教学方法:点拨讨论练习,学生主体活动,教师补充。
教学步骤:
考点简说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命题规律
近年来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句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
知识梳理
此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按学习小组依次把整理的句式及规律展示出来,学生归纳不全的地方教师给予补充。
(一)判断句
一组展示。
规律总结:总结规律后并随时练习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教师提示: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典型例题
(1)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5)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
(8)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9)宾主尽东南之美
(1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1)梁父即楚将项燕。
(1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1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
(15)此亡秦之续耳(耳,结尾表判断语气)
(1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17)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二组展示
规律总结:总结规律后随时练习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典型例题
1、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表被动)
2、徒见欺(见,表被动)
3、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
6、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
7、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
8、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9、戍卒叫,函谷举(“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
10若属皆且为所虏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三组展示
规律总结:总结规律后随时练习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句式。(句数在3句以上)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句式。(句数在3句以上)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句式。(句数在3句以上)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句式。(句数在3句以上)
典型例题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3)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4)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
(5)、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