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固县小型农田水利措施建上设项目实施方案
PAGE
1、概况
1.1县域社会经济情况
城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汉中盆地中部,东径107°03′至107°30′,北纬32°45′至33°40′之间。地貌轮廓为南北高起、中间低平、东西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北居秦岭南坡,与留坝县毗邻;南依巴山北坡,同西乡县接壤;中为汉中盆地东域,东临洋县,西接汉台区、南郑县,县境呈一狭长地形,汉江横贯中部,东西宽42km,南北长101km。阳安铁路、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公路横穿过境,交通四通八达。总国土面积2265km2,其中耕地占18.5%,林地68.48%,水面3.55%,房屋道路、渠道、田埂等占到9.47%。全县总耕地面积80.24万亩,播种面积74.5万亩,粮食总产量14.51万吨。城固县辖24个乡镇,392个行政村,2441个村民小组,17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52.5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78‰,2008年全县GDP总值52.8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62亿元。全县财政收入57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5元。
全县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径流量由南北山区向平川区递减,全县水资源总量15.58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8.25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39.2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9.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2万亩,人均基本农田0.75亩。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年内时段分配极不平衡。汛期降水量占80%左右,大量径流以洪水宣泄。因受地形条件的制约,河流深切,田高水低,耕地分散,加之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利用率低,尚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全县水利设施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2灌区基本情况
我县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实施6个灌区,早日堰、五门堰、杨填堰、跃进渠,庆山抽水站、堰沟河水库灌区的农田4.66万亩。涉及原公镇、五郎乡、文川镇、宝山镇、博望镇、山合乡6个主要乡镇,40个行政村,15040户、人口52634人,劳动力13855人。该项目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含量高,适宜植物生长。农田水旱轮作,一年两熟,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兼种杂粮。粮油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水平较高,是我县粮油和经济作物主产区,200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3380元,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①早日堰灌溉工程位于城固县以北粮油主产乡镇的文川镇,距县城28km。早日堰是一座小型历史古堰,位于文川镇文苏村东北2km的文川河上,文川河为汉江一级支流,主河道全长48.3km,河道平均比降1.51%,流域面积223.0km2,早日堰堰上控制流域面积123.00 km2,该堰长55m,干渠长3.5km,引水流量
灌区内干渠已经过逐年衬砌,基本完好,其余田间渠道均为土渠,普遍存在垮塌、渗漏、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水流不畅,输水效率和安全度较低,渠道比降不一,冲淤不平衡,每年排洪时由于洪水较大,导致洪水翻堤冲毁农田,造成不小的损失。 早日堰灌区内水源可靠,上游有石门灌区、千山水库,灌溉水汇入河中,以及彤辉厂及生活废水入河量较大,水量颇丰,水质适宜灌田。根据调查和勘测,最枯流量亦在0.3m3/s左右,水源有足够的保证。根据项目区用水统计资料分析,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9
②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以北16km许家庙东南1km处的胥水河上。主河道全长167.5km,流域面积2340 km2,河道平均比降12.6‰,其中五门堰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165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2.5%。引水枢纽由拦河坝、进水五洞、460m引渠、冲砂闸、进水闸组成。渠首引水流量2.5m3/s,干渠长8.9km
五门堰五门堰是一座历史古堰,坝体结构过去为竹笼堆石坝,较为简陋,屡建屡毁,近年来经多次断续改建,渠首基本满足灌溉引水需求,但因投资紧缺等因素,灌区内各乡村毛渠、田间沟渠等末级渠绝大部分为土渠,冲刷、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渗漏损失大,灌溉保证率极低,严重制约着该灌区经济的发展。
③杨填堰位于城固县宝山镇,渠首距县城7公里,于胥水河上设低堰自流引水灌溉。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84km2,堰坝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型古堰。灌区西起宝山镇夭庄村,东至洋县马畅镇,北邻胥惠渠灌区,南至胥水河。该灌区地处汉中盆地中部丘陵与平原分界处,地形高,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作物生长。灌溉城洋两县1.2万亩农田(城固境内0.97万亩)。灌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及经济作物,是城固县粮油主产区及经济作物主要种植区。灌区用水以引河水为主,结合机井补灌,经过多年配套建设,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为灌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