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泌 尿 系 统 疾 病 王 绪 洲 教 授 山东英才学院 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泌尿系统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球疾病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变等 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 泌尿系统肿瘤 正常肾脏 毛细血管袢的结构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概述 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 一 发因及发病机制 大部分肾小球疾病是Ⅲ型变态反应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性变态反应引起的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内外源性的循环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时,在肾小球内沉积下来,引起肾小球的损伤。免疫复合物是否能在肾脏沉积主要取决于免疫复合物的大小和携带电荷的种类。 (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抗体与肾小球固有或植入的抗原成分直接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1、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沉积 2、抗足突细胞膜抗体沉积 3、植入性抗原 :引起植入性的抗原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感染产物和某些药物。 二 临床表现 (一)尿的变化: 1、少尿或无尿: 2、多尿、夜尿: 3、血尿: 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4、蛋白尿:>150㎎/d;选择性蛋白尿和非 选择性蛋白尿 5、管型尿:管型(cast)是由蛋白质、细胞或 细胞碎片等在肾小管内凝集而成。 (二)系统性的改变 1、肾性水肿 2、肾性高血压 3 、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 (三)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综合征 1、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早期少尿性氮质血症 3、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低比重尿和夜尿,以及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等 4、肾病综合征: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d)、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 5、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血尿 6、肾功能衰竭 7、尿毒症 第三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的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的肾小球肾炎免疫致密物沉积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快速进展性的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淀 示胶原纤维 膜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膜性肾病,中老年人多见。 病变特征:弥漫性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管腔变窄。免疫复合物在上皮细胞下沉积,免疫复合物之间新生的基底膜样物质形成钉状突起。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半数发病后10年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有两个亚型:Ⅰ型多见,也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Ⅱ型少见,也称致密沉积病。 病理变化:弥漫性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系膜区扩大致使肾小球呈明显分叶状,增生的系膜细胞和基质沿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插入,使毛细血管壁增厚。Ⅰ型较Ⅱ型增生明显。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综合征,绝大多数的病例在10年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是许多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终末阶段。 病理变化:两侧肾脏对称固缩,表面呈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镜下,大量肾小球硬化,所属的肾小管也萎缩、消失,残存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 肾盂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管、肾盂和肾间质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女性多见。分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 病因及感染途径 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感染途径主要两种: 1、上行性感染:主要途径,多由下尿道的炎症上行到肾盂。 2、血源性感染:少见,多由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细菌随血流到达肾,栓塞血管,局部出现化脓性炎症。 一、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肾和肾盂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理变化: 肉眼:肾脏肿大、充血,表面散在多数大小不等的黄色或黄白色脓肿;切面见髓质内有黄色条纹伸向皮质,肾盂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镜下:上行性感染肾盂首先累及,肾盂粘膜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肿形成,蔓延至肾小管和间质。血源性感染为肾组织内多数散在的小脓肿,先累及肾小球,后扩散。 临床表现和结局:起病急,全身症状:发热、寒战、白细胞增多等,腰部酸痛和肾区扣痛,膀胱刺激症。 治疗及时彻底可治愈,如治疗不彻底可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二、慢性肾盂肾炎 多由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来。 病理变化: 肉眼:肾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不规则的瘢痕;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肾盏因瘢痕收缩变形,肾盂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专利奖申报书.docx VIP
- 约翰克兰John Crane SE系列 培训指南.pdf VIP
- 结构化面试护士50道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三级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2023).docx VIP
-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司马光.ppt VIP
- ancient-chinese-philosophy中国古代哲学.ppt VIP
-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砂土地基钢板桩施工振动锤选型及应用-华北交通工程.pdf
- 10SG614-2 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二)(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pdf VIP
- 超声检测技术.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