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之后的新型写作及其汉语因缘
刘 阳
内容提要 国际前沿上多种修补“理论”的方案,未及根除“理论”的盲点,即尽管
致力于拆解自明性,自身却仍不得不依托于语言而也始终内含深层结构,使所说同样成为
某种假象而待拆解,动摇了该方案得以成立的基础。“理论”之后,很自然地便需要在自
控性祛魅的同时主动显示受控的一面,发展出积极兼容二者的临界写作;它来自符号打破
二元对立深层结构、置回区分关系网络后的复杂重组及其文学实质,话题写作、事件写作、
转义写作与喻说写作富于学理序列地展开为其具体方式。它们与我国诗性传统在是否自觉
针对形而上学这点上呈现区别,在创造话语效果方面则具有联系:二者基于扬弃的融合,
不失为“后理论时代”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理论”之后;祛魅悖论;自控—受控;新型写作;汉语因缘
在晚近西方研究中每每以大写字母起首的“理 论”正行使的“文本骚扰”,重返宽广多样的人类
论”(Theory),指 20 世纪后半期以来被福柯等一 经验的可记忆表达及其快感的思路,并犀利断言“具
批哲学家的哲学影响催生并持续至今的批评理论。 有独立思考头脑的学生都会感到文学作品中‘理论’
如乔纳森·卡勒所总结,“理论”兴起的初衷是批 的偏移性应用犯了病,他们能洞察到被选出的诗歌
对‘理论’决定作用的超越” [2]
判常识性观点或者说自明性。自明性相信存在着被 。尽管这种整体上
语言所描述的对应物,基于语言论学理的“理论” 以破代立的反应在西方处于支流,但基于正在加速
证明这种信念是形而上学。因为语言作为不与事物 的现代性诉求,晚近我国学界不仅同样很自然地出
存在符合关系的符号系统,始终重新说出而非传达 现了接受“后理论”话语的热情,积极译介与追踪
[3]
着事物,而去替代事物即在符号区分中创造意义; 研究相关前沿动态 ,而且也每每立足于诗性文化
符号的区分作为语言的具体使用——话语,带出位 传统而呼吁重返审美经验、文学文本与生活世界,
置的差别而说出现实中的等级,使作为深层结构的 应该说其中的一些观点客观上是较为接近上述思路
话语权力不知不觉地实现为自明表象。半个多世纪 的。
以来,“理论”由此致力于各种祛魅。在取得有目 与之相比,由于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诗性传统,
共睹的成就后,其客观上不断重复着的操作惯性, “理论”之后的西方主流是推进与细化“理论”。
也逐渐引发各种不满,而渐渐走向了衰落。 据王宁的考察,1996 年 7 月举行于英国格拉斯哥大
学的一个学术研讨会,最先提出了“后理论”概念,
一 修补母体:“理论”之后的主流现状 马丁·麦奎兰等四位学者在题为《“理论”的愉悦》
的会议文集导言中,声称“后理论”是一种“还在
[4]
美国学者纳普与迈克尔斯合撰于 1982 年的《反 到来中”的“理论” ,从标题到论述都体现出对
“理论”》一文较早指出,“理论”的问题在于“总 于“理论”的某种眷顾。2000 年朱迪斯·巴特勒等
在事实上不存在差别的地方制造差别”,并“想象 三位美国学者合编的《“理论”剩下了什么》一书,
出一种没有意图参与的语言模式”来奇怪地服务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