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目 录
TOC \o 1-2 \h \u 8144 一.编制依据 3
9679 二、适用范围 3
20882 三、工程概况 3
28791 四、布置原则、依据? 6
23273 五、场地总平面布置 6
32032 1、场地平整 6
3332 2、门禁系统、门卫亭及围挡的布置 6
26670 3、办公区的布置 6
10977 4、生活区的布置 7
18472 5、钢筋加工区的布置 7
23137 6、竖井垂直提升区 7
22267 7、混凝土拌和区 7
13065 8、场内场地及道路布置 8
9791 9、场地排水、排污布置 8
32685 10、场地配电布置 8
16039 11、场地用水布置 9
12954 12、场地消防安全布置 9
19468 13、场地环保布置 10
18433 14、场地形象布置 10
17073 15、板房建设要求 10
28839 六、 存在问题 10
4009 附件1 12
4009 附件2 13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4、《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6、《龙门架及井架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8、《设计单位初步设计白图PDF版》;
9、《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投标建设项目投标文件》;
二、适用范围
适用铜狮区间竖井及2#联络通道临建平面布置。
三、工程概况
徐州地铁一号线六标的的施工竖井位于徐州三环东路与黄山大道交叉口的东南方,紧邻东三环高架,施工期间作为本区间的施工通道,竣工后回填。竖井范围内存在一条电力线路和一条通信线路,施工前需进行迁移,竖井围挡最北侧上方存在一条高压线路,高度约10米,不考虑迁移。竖井中心路程为右CK14+700,竖井采用矩形断面,竖井内净空均为6m×7.1m。场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最大高差为4.4m,东西最大高差为4.8m,场地西侧围挡距离场内挡墙距离为50cm,挡墙与东侧围挡最大高差为1.7m,且东西向存在一最大高差为1.2m的小陡坎,陡坎最大宽度约3m,最小宽度1m。
四、布置原则、依据?
1、现场布置按照科学、经济、合理、实用的原则。
2、现场布置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文明卫生的要求。
3、现场用地红线、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成果。
4、满足施工生产和设备的要求。
五、场地总平面布置
施工场地布置以竖井为中心布置,西侧为风机及空压机,东侧为物流运输通道,北侧依次为办公区、生活区、钢筋加工区,南侧为混凝土拌和区,围挡内的总面积为2505平方米(不含围挡南侧未拆除用地)。 详图详见附件1“场地平面布置图”
1、场地平整
南侧围挡场地最大标高为39.68m,挡墙最大标高为38.14m,存土区最小标高为37.68m(不含小陡坎位置),考虑到垂直提升系统及钢筋加工等,该区域场地全部挖除整平(0.3%的排水坡,自西向东),既有围挡边缘采用1:0.3的边坡进行钢筋网锚喷支护。办公及生活区高差挖除整平后为0.7m,利用0.7m高差处修建办公与生产区的围挡隔离,实现生产办公分离。
2、门禁系统、门卫亭及围挡的布置
统一按地铁公司的要求进行全封闭式施工,减少对当地行车和居民的干扰,整个施工区和生活区内全采用业主和总包单位统一标准围挡。本场地设门二座,实现人车分离,并在人与车辆行驶区之间按业主和总包单位统一的标准进行隔离,车辆进出场大门位于北围挡黄山大道最东侧,宽5.6米,旁边设宽1.5m人员进出小门,门边设2m×2m门卫亭,亭内24小时有人值班,负责工区内的行人和车辆的检查及保安工作。同时我方将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检查登记,严禁非工作人员和无关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3、办公区的布置
办公区设在场地西北侧,为17.38m×5.62m的二层楼的彩钢板房一座。为竖井工作人员的主要办公场地,一楼为监控室、应急仓库和食堂,二楼为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用房,其中驻地监理用房1间,项目部管理人员用房2间,功能布局详见二层板房功能布局图。除夜间值班人员外,原则上管理人员住宿考虑在周边附近租房居住。
4、生活区的布置
整个生活区都采用活动式彩钢板房,为27.48m×5.62m的三层楼的彩钢板房一座。一楼为小型会议室、小型周转材料库房、浴室、厕所,二楼、三楼为生产工人住房,功能布局详见三层板房功能布局图。住房统一为上下层
文档评论(0)